![]() |
|
|||
天津北方网讯:“用先进文化陶冶职工情操、用文化驱动力提升工会工作软实力。”这是近日河西区总工会提出的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区总工会会同区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全区工会文化资源整合和职工文化人才培养,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
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工会重点任务,区总工会提出了“以文化服务企业,用文化联系职工”的理念,指导各级工会组织组建自己的宣传培训和文化活动阵地。各级工会组织利用文化载体,通过弘扬劳模精神,引导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开展技术比武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企业“二次创业”和职工的首创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区总工会提出了以搭建四个工作平台为载体,努力建设创先争优型、学习创新型、和谐温馨型、快乐健康型“四型”职工文化。
搭建弘扬劳模精神平台,建设“创先争优型职工文化”。自去年以来,河西区在全市首创了利用街边公益广告展示劳模形象的宣传形式,让劳模在职工群众中和全社会形成“明星效应”;开展了劳模宣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等事迹报告活动,举办了“众创时代、劳模领军”座谈会;创建了32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名师带高徒创新活动,形成了“学习劳模、尊重劳模”的良好社会氛围。袁滨渤、李辉忠工作室入选市十大劳模创新工作室。与此同时,区总工会在全区不同行业开展“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工人先锋号”及“金牌一线员工”培养选树工作,使尊重劳模、学习先进这一创先争优的文化理念成为全区职工的共识,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发挥聪明才智,为实现企业单位加快发展增添精神动力。
搭建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型职工文化”。今年,区总工会投入120万元资金,重点对区工人俱乐部部分场所进行提升改造,建设完善了职工培训中心和农民工夜校,发挥其在全区45家职工培训基地中的龙头作用。他们在各级培训基地举办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就业创业、职场解析、农民工岗位技能等各类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职工思想道德、专业技能、科学文化素质。区总工会还狠抓职工书屋载体建设,创建国家级和市级职工书屋,不断丰富各级书屋的藏书量。目前,全区工会系统拥有全国职工书屋5家,市级职工书屋90家。在此基础上,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创新职工文化活动内容,区总工会组织了全区“读书强素质、创新促发展”征文演讲比赛,引导职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各级工会组织以“我为美丽河西作贡献、我为首善之区当先锋”为主题,以“十大行业促发展、十大系统惠民生”为主线,开展劳动竞赛,形成中心任务、重点工程在哪里,劳动竞赛就赛在哪里,“五一”奖章奖状和工人先锋号的奖牌就挂在哪里的新常态,劳动竞赛覆盖全区90%以上企事业单位,参赛职工达11万人次。区总工会发动全区职工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要求,以岗位立功、技术提升、节能减排、提效增收为主攻方向,广泛开展技术大比武、金点子建议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的企业文化氛围,培育更多的技术能手、蓝领专家。
搭建“两个普遍”工作平台,建设“和谐温馨型职工文化”。区总工会以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的“两个普遍”为工作抓手,一方面实施“聚全力、深组建、全覆盖”行动,采取依法、以情、以服务、党工团共建等措施,努力把各类非公企业职工、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为推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区总工会强化工会维权机制建设,通过在企业单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职代会制度建设,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困难职工群体送温暖办实事,开设“工会六五普法大讲堂”,并与区法院、人社局、综治办、司法局、工商联及各街道党工委联合,建立健全街道辖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等系列维权工作,架起了职工与企业管理层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引导职工与企业形成共同理念、共同价值观、富有号召力、凝聚力的和谐温馨型企业文化、职工文化。
搭建职工业余文体活动平台,建设“快乐健康型职工文化”。区工人俱乐部充分发挥自身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自今年以来广泛开展了各类体现时代色彩、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区总工会在职工俱乐部建立了声乐、舞蹈、戏曲、书画、摄影、体育等8个职工文体协会及流动电影放映队,发挥20名职工艺术家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送文化、送服务、送活动、下基层”活动受到了职工群众的欢迎。全区工会系统还突出了“职工文化创品牌、职工文化出精品”,将举办全区各行各业职工广泛参与、项目种类多样的综合性“劳动者之歌”文艺大赛和职工运动会常态化,使文体活动交织有序开展,让每一年的职工文化活动成为全区职工文化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每一年的慰问演出都成为职工期盼的文化大餐;让每一年的职工体育活动都掀起职工强身健体的新热潮。同时,推出一批天津市职工艺术家、河西区文艺之星、文体指导员等文艺体育人才,形成具有河西特色的职工文体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