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近年来,东丽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逐步建立完善的公交体系,编织公共交通网,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让城市“血脉”更畅通。截至目前,区域公交线路达104条,运营里程1320公里,车辆1435部,公交服务经济社会和群众出行的功能不断显现。
在军粮城新市镇,成片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一辆辆规范统一的公交车在宽敞的道路上穿梭,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然而,军粮城新市镇建成初期,公共交通设施并不完善。为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军粮城新市镇开辟了5条公交线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正在等公交车的乘客李金伟说:“以前没有公交车,现在公交车也有了,往哪儿去也方便了。以前有私家车可以往市里开,现在外环线以里也限号了,也要求低碳环保,我们以后出行就坐公交车了,也挺方便的,四块钱就打来回了。”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老百姓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迫切。东丽区提出用三年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公交服务布局,并连续三年将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列为民心工程。2012年东丽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先后出台了《关于构建东丽区公共交通体系的意见》等14个方案,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缩短线路审批时限,完善公共交通线网布局。
今年九月份,程盛道公交车站开通运营,周边有海山南里、海山北里、金色雅筑、远洋风景、金隅悦城五个居民住宅小区。从2013年开始,东丽区运管局和天津市公交四公司就进行了五十多次实地调研、勘察,但是由于周边路网不完善,不具备开通公交线路的要求,虽然公交车站早已经建设完工,但是公交车却迟迟不能引进开通,东丽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客运科科长冯宏磊说:“通过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今年的九月份开始周边的路网基本上勉强可以满足城市公交的正常运营,在程盛路公交站我们引进了观光3路、819路、42路三条公交线路,很大程度地缓解了我们周边区域居民以前的出行难问题。”
家住在远洋风景小区的居民周欣,是一位在和平区工作的上班族,每天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还需要中途倒一趟车,公交车站的开通解决了她每天出行的大问题:“我在和平区上班得做42路,然后到河东区万达倒862或者962才能到。观光3路开通了,我就试着坐了一下,不到五十分钟就到了我的目的地了,下班的时候大约用了半个小时就到家了,挺方便的,而且这个车比较干净,司机的态度也非常好。”
目前,区域内公交分担率达到10%,对外公交干线平均等候时间由原来8分钟以上降至6分钟以下,大大提高了群众出行效率。此外,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完成津塘公路、津塘二线部分路段84处示范公交站点建设工作,其中港湾式公交站点10处,直线式公交站点49处,新型门式站牌25处。东丽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副局长王霞说:“公共交通作为大众出行工具,涉及千家万户,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根据群众出行的需要,推进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全年新增优化公交线路24条,积极协调改造提升传统中途站点工作,积极协调推进公交场站建设工作。2016年我们计划新增公交线路7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15条,重点开通区域内公交微循环线,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