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是一件利民的大事,也是重要的民心工程。“十二五”期间,河东区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和落实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更好地惠及百姓生活。
环卫设施建设:解决城市垃圾矛盾
多年来,困扰太阳城地区居民的垃圾转运站的问题终于在今年尘埃落定。经过多方协调和积极的选址,最终在太阳城丽苑地区新建了河东区首个环卫综合设施,包括一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一处溶盐池设施和一处环卫工人休息场所,总占地130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预计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
区环卫局基建科科长程加祥介绍,新建的垃圾转运站采用立式挤压设备,把松散、不合的各种垃圾强压去水、成块,提高垃圾转运量,并随系统自带有清洁、除臭、降尘等功能。工作人员用几个按钮就可完成挤压、装车的操作,实现了垃圾收运“全密闭、压缩化、高运能”。新建的溶盐设施存盐水量约为1000立方米,能够解决东北部区域道路融雪困难的问题,做到雪后快速融雪作业,保证雪后车辆及行人出行畅通。
“十二五”期间,河东区结合全市市容环境 综合整治的要求,大力加强对全区垃圾转运站的整修、升级改建,以应对垃圾日产量不断增加的基本现状,解决好全区垃圾清运这个关键环节。依照公厕建设标准和要求,对城区内外观破旧、设施老化、功能单一的公厕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并在公厕建设管理上下功夫,使中心城区整体公厕的建设标准、设施配置、外观面貌等呈现质的提升。
雨水泵站建设: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雨水泵站建设是缓解城市内涝积水的重要举措。大王庄地区由于地势低 洼、排水管网老化等原因,每逢汛期降雨过境,周边道路都会形成大面积积水,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十二五”期间,在大王庄地区新建了南站泵站,解决了大王庄片九经路、十经路、十一经路地区排水难题。
在南站泵站,记者看到站房进水池前有两台大型的刮篦机。据介绍,刮篦机能将雨水 中的杂物过滤出来,保护泵站机组正常运转的同时,间接避免固体垃圾进入景观河道。站房安装了9台高压水泵,将周边排水能力从每秒不到1立方米提升到了每秒12立方米,其中有3台水泵专门负责大光明桥下地道的排水。对于泵站修建之前,家住大王庄街道的市民刘女士深受其苦:“六纬路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每次下完雨,我家门口都积水,有的时候能没过膝盖,穿雨鞋都不管用,出个门儿难极了。自从修建了南站泵站,再也不用担心家门口积水了。”
“以前大王庄地区排涝仅靠雨水自流进海河,海河水位高的时候只能依靠海河沿线的4处临时泵站,排水能力非常有限,排水效果不理想。”市排水四所副所长张栋介绍说:“从今年汛期南站泵站运行的情况看,遇到大雨量级能及时排除积水,排水效果明显。”
为解决河东区基础设施不到位、雨天积水路滑,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河东区积极争取雨水泵站项目,配合市政部门搞好规划选址、项目拆迁、施工协调等方面工作,相继完成了十一经路南站泵站、真理道泵站、卫国道泵站等雨水泵站建设,极大缓解部分地区雨水淹泡问题,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目前正在逐步进行郑庄子泵站、南大桥泵站、大直沽泵站等新建泵站的前期及建设工作。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道路里巷困扰
今年对于向阳楼街道临池里社区的居民而言可谓是值得高兴的一年,困扰该社区居民多年关于污水外溢和雨后积水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向阳楼街道临池里社区属于老旧楼区,排水管道经常出现违章占压、腐蚀、老化等问题。“以前,小区楼门前污水外溢,不仅臭气熏天、无法开窗通风,而且道路积水严重,居民进出只能靠铺砖头。”说起以前的社区,居民王女士仍然心有余悸。自2014年以来社区污水外溢现象频发,给百姓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居民燃眉之急,河东区相关部门多次出动吸泥车和工作人员进行临时排水,但都只能暂时缓解。要想根治污水横流的问题,需要对小区的排污设施进行彻底的改造。区市政管理局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结合小区实际,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对由于违章占压排水管道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养护维修的部位重新制定方案,采取舍弃原有排水管线,新建一趟污水管线的方式,对该小区排污设施进行彻底改造。在对污水设施改造的同时,区市政管理局对居民反映的雨后积水点位也一并处理,对低洼地区采取增建收水井的方式进行解决。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更换、维修污水管道共计1200余米,维修、更换检井300余座。截至今年5月底,临池里社区楼体外的污水管道及路面铺设已全部完成,污水外溢问题得到了彻底根治。
“十二五”期间,河东区遵循“养早、养小、养好、养全”的养护原则,对 全区道路及里巷进行养护,及时消除路面坑洞、翻浆、松散、下沉、龟裂等严重病害,确保车行道路面平整、无路井跳车现象,确保人行道面层完整。共计铺设各型管道2140余米、新建维修掏挖各型井120余座。通过补建改造雨水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雨后淹泡影响居民生活出行的难题。记者彭娜
数字“十二五”
“十二五”期间,新建一类公厕21座,现全区公厕总数156座,二类以上公厕65座,公厕水冲率已达到100%。新建2座垃圾转运站,改造3座垃圾转运站,新建溶盐池1处。相继完成十一经路、真理道、卫国道3座新建雨水泵站建设。完成大中修道路改造25条,整修面积车行道为186377平方米,人行道面积为103651平方米。
变化大家谈
上杭路街道金湾花园社区居民宋欣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的不仅仅 是城市品位,更让我们居民得到了实惠。虽然,这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改造过程中,有的是从无到有,有的仅仅是做了一些小的变动,不过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温馨和便利。而且,这种变化也在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我们生活的舒适度提高了,幸福感也提高了。”
区环卫局局长程德彬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哪里有需要,我们的工作就做到哪里。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关系着美丽河东建设,更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基础工程。我们将按照区委‘十三五’新的规划蓝图,全力推进,力争上游,扎实推进美丽河东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大力改善居民宜居环境,为环卫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