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康毅,男,1955年12月生,汉族,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主任技师,民盟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民盟市委委员、民盟市委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市委理论研究会副主任。民盟医科大学委员会第一至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委。曾获天津市七五立功奖章、天津市职工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先进个人、民盟中央先进个人、民盟天津市先进盟员、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康毅同志对中国民主同盟有着深厚感情,为了医科大学民盟事业的发展倾注大量心血。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高度认同。自觉贯彻执行中共统一战线政策和民盟中央、民盟市委的指示精神。在民盟医科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协助主委做好盟务工作。他认为民盟给了自己很多的荣誉和信任,但是更多的是给予自己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舞台,作为个人应尽力扮好自己的角色。他有很强的政党意识和担当意识。把民盟工作当做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和恩怨,以民盟为重,以大局为重,团结带领医大系统广大盟员,忠实履行参政党的责任和义务。使医科大学民盟组织的建设发展取得突出成绩,连续多次被评选为民盟中央、民盟市委会的先进集体。并代表医科大学民盟组织在民盟中央召开的多次座谈会、报告会上交流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十余年来,坚持自费为盟员订阅盟讯,组织各种盟务活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各类反映社情民意的调研信息,主持和参加各种调研课题。作为亲历者和实践者,从长计议,潜心观察、发现和培养年轻盟员,为医大盟组织后备干部的培养、储备奠定了良好基础。把盟务工作作为多党合作和参政党事业的一部分,并以此为己任,是康毅同志政治上坚定、道路方向明确的突出品格。
他潜心摸索新时期民盟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经验,自觉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立足本岗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基层组织建设原则。在盟内率先倡导民盟基层组织定期与党委统战部沟通机制,连续15年按季度报送盟务工作动态60件,受到中共医大党委的好评。提出“以德聚人、以业兴盟”的基层民盟组织发展思路,敏锐观察、及时跟进,在医大系统的中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盟员。原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市委常委、著名肿瘤病理学专家孙保存教授,国家2013年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市优秀女科学家称号获得者、民盟天津医科大学委员会主委杨洁教授,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天津医大最年轻的生理学家艾玎教授,我国著名肺外科专家、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选,、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陈军教授等都是在康毅同志的介绍下,加入民盟组织。提出“从数量发展向到质量提高转变、从朴素情感向政治责任转变、从发牢骚向献箴言转变、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的基层盟员思想教育原则,利用历史事件的节点、重大纪念活动日或主题等机会,组织广大盟员认真学习民盟历史,增强参政党意识,自制各种学习课件10余个。几年来先后围绕李公朴、闻一多烈士殉难日、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五一口号发布纪念日、民盟成立70周年和75周年、天津民盟成立65周年、抗震救灾等主题开展基层盟组织的学习座谈活动近10次。通过丰富多彩和栩栩如生的历史事实强化广大盟员的同心同行信念;在基层盟务工作实践中,总结出“处理党盟关系肝胆相照尊重服从、处理盟内关系包容并蓄求同存异、处理主副关系虚怀若谷大局为重”的体会。对基层盟员提出了出色工作业绩、成熟政党意识、坚定政治方向、深厚民盟情怀的责任和主动关注民生、热情奔走国是、担当社会责任、谏言百姓心声的义务。形成基层盟务工作完整思路,这些办法和原则成为开展基层盟务工作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民盟工作的基础在基层,民盟作为参政党的活力也源于基层。康毅同志作为民盟市委委员和民盟市委基层工作专委会的副主任,较早提出基层组织活动要打破单位和区域的界限,积极开展高校之间、高校和区级组织之间、高校和盟市委各直属支部之间的盟务交流。打破常规,把基层盟务工作与盟市委专委会的工作有机结合,走出去请进来。先后与南开大学等共同发起高校民盟盟员趣味运动会,体育产业论坛等活动;与师范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共同创办高校民盟定期交流活动机制,迄今已举办6届;与民盟和平区、南开区、河东区、滨海新区、北辰区等8个区级组织开展以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区间盟务交流;联合盟市委调研室举办青年盟员如何撰写调研信息的专题座谈会2次;在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5周年之际,康毅同志亲自撰写制作“吾爱吾盟历久弥坚”的学习课件,先后在科技支部、市政支部、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农学院等民盟基层组织进行宣讲,大大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广大青年盟员对中国民主同盟历史的了解;近2年主持或参与主持盟市委基层工作委员会的专题座谈、主题学习实践及参观等活动3次。
康毅同志继承民盟的光荣传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政治热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并提交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0余篇,其中40篇分别被民盟中央、中共市委统战部、民盟市委采用。作为民盟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和民盟市委会理论研究会副主任,积极承担盟中央、市政协和市社院的调研课题,先后主持完成调研课题6项,先后获得民盟中央理论研究课题三等奖、天津市政协优秀调研成果奖、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重点课题等奖励3项。
康毅先后在和平区甘肃路街道、津南区咸水沽医院、盟市委老龄委主讲合理用药讲座3次;带领基层盟员深入北辰区、滨海新区胜利街道、新港街道、天津滨海监狱等位开展医疗卫生咨询等5次;组织盟员为耀华中学学生举办爱牙讲座3次;到天津电视台主讲专题健康节目4次;为农民工子女和高考考生举办心理辅导3次。
作为靠自学成长起来的专家学者,康毅是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和国际病理生理学会会员、中国药理学会和中国心血管药理学会会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实验学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理学会仪器设备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心脏学会常委、心脏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养老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多年来,康毅在药理学教学与科研领域潜心钻研。主持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在实验教学领域大胆改革,参与完成新型实验课程机能实验学的建设,主持机能学虚拟实验平台、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平台、人体数字人实验平台等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讲授医学实验动物学、心血管药理学、药物开发与设计、临床药理学、心血管药理临床与基础进展等5门课程;获得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天津市教委优秀实验教学改革二等奖1项。长期从事心血管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研究,提出痕量金属离子与天然氨基酸配位结合的药物设计理念,先后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天津市科委重大项目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承担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合作项目4项及其它各类研究课题近30余项。完成安宫牛黄丸注射液、摩罗丹、通脉颗粒、冠心苏合丸、地奥心血康等上市中成药的药效学研究和再评价。曾获原国家医药工业总局银质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优秀医药卫生成果二等奖等科技奖励。累计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0篇,参编并出版教材、专著20部。参与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