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 平均年龄超六旬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日报张立平 编辑:曲璐琳 2016-09-23 10:30:00

内容提要:9月22日,在川陕将帅碑林,红后们举起右臂庄严宣誓,“永远不忘红军精神,永不辱没红军先烈,永做合格的红后人!”他们向长眠于此的父母及先辈们敬献花篮,轻轻地说句:“我们来了,你们安息!”

  天津北方网讯:9月20日,本市百余名红军后代、平均年龄超过6旬的老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开启了一段新的“长征”。他们从本市出发,奔赴当年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去探寻父辈们的足迹,追忆血与火交织的历史,传承永不泯灭的长征精神。连日来,记者跟随这些红后老人,于茫茫大山之中,聆听着他们与父辈们的故事。

  一 出征

  李军武已是第二次来到巴中,第一次来是跟随父亲,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站在纪念碑前对他说,希望自己死后能把骨灰埋在这里,一是因为四川是他的老家,二是因为这里埋着他长征路上的很多战友,在这儿他永远不会寂寞。转眼间,再次站在纪念碑前,父亲已逝世7年,李军武带来了父亲生前打仗最心爱的望远镜。这次赴川,对他来说,更像一次出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高唱着雄壮的《长征组歌》,人民体育馆外,一场远赴四川、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出征仪式拉开帷幕。

  主人公是百余位老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津红军后代。此行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巴中市,当年,红四方面军以此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80年前,作为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他们的父辈毅然加入到长征的队伍中来,在这支队伍里跟着党跟着毛主席,一步步走出来,一直走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今天,在天津红军后代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红四方面军的后代,因此,巴中这座城市对他们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老爸就是从巴中老家参加红军的,我们一直没来过,到老爸曾经流血战斗过的地方看看,是我们姐妹几个多年的心愿。”红军后代张瑛告诉记者,这次巴中之行,她们姐妹四人共同起程,为父亲在巴中将帅碑林的墓碑献上祭文。

  红军后代李军武已是第二次来到巴中,第一次来是跟随父亲,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站在纪念碑前对他说,希望自己死后能把骨灰埋在这里,一是因为四川是他的老家,二是因为这里埋着他长征路上的很多战友,在这儿他永远不会寂寞。转眼间,再次站在纪念碑前,父亲已逝世7年,李军武带来了父亲生前打仗最心爱的望远镜,全家人决定把它捐赠出来。因此,这次赴川,对他来说,更像一次出征。

  然而,谋划了三年之久的巴中之行,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出征。

  6年来,红军后代这支队伍已组织了30余场大型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约有2000多人次参与。原天津警备区后勤部部长、红军后代姜铁军介绍,弘扬红色精神,首先要了解红色历史,这些年,他们先后去过井冈山、于都、延安、大别山、南泥湾、孟良崮,一路上,他们边走边讲,不仅讲述父辈们那些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和英勇奋战、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而且还从一点一滴的小事讲起,讲述生活里的父辈对家人、后代的影响,哪怕是父亲脚上一双打着补丁的布鞋,也可以讲给大家分享。

  “不是自吹自擂啊,红军后代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身上流着红军的血,父辈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现在我们退休了,是发挥余热的时候了!”孟迅,天津红军后代的负责人,其父孟庆山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目前,天津红军后代共有300余人,其中包括不少开国将军的后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和父辈一样,军装穿了一辈子,也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给了军营。“我们年龄大了,这么大型的外出活动以后恐怕很难再搞,但红色资源我们一定会利用好,下一步,打算把精力转向社区、学校、企业、部队,到基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孟迅对记者说。

  二 家书

  谭慧英的父亲谭发贵11岁参军,长征路上,11岁的小孩与大人吃一样的苦。每当谭慧英的脑子里闪现那个瘦弱、衣衫褴褛的孩子,她就心疼得泪流不止。

  至今,她还保存着父亲写的一封信,“永远不要忘记你是红军的孩子,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能锻炼人。”

  此次巴中之行,短短6天,红军后代们要向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敬献花圈、捐献父辈生前遗物,活动还得到了巴中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天津红军后代一起举行一系列纪念宣传活动,此外还组织参观红军纪念馆等红色景点。紧凑的行程,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按照部队习惯,临行前,他们成立了9个保障小组,要求每个人要发扬红军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

  谭慧英被分在了通讯组,一路上采访、写稿、约稿忙个不停,她要为内部宣传材料《红星报》的出版做准备。“小谭,你辛苦了!要注意身体啊。”同行的几位老大姐提醒。谭慧英笑着说:“我这辈子干工作,从没觉得苦,老爷子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你那点儿苦,跟红军长征比起来算什么!”

  谭慧英的父亲谭发贵11岁参军,长征路上,11岁的小孩与大人吃一样的苦。每当谭慧英的脑子里闪现那个瘦弱、衣衫褴褛的孩子,她就心疼得泪流不止。“小时候,老爷子给我们讲他长征的故事,我们不理解,心想,那草根、树皮怎么能吃呢?穿草鞋,老爸说,那哪叫鞋啊!草根来不及编,直接缠脚上就走。”

  后来谭慧英也成了一名军人。1970年,承德地区组建野战医院,16岁的谭慧英成为一名护士,本以为可以成为白衣天使去救死扶伤,可谁知分配给她的工作竟是喂猪。初冬的承德已经滴水成冰,每天凌晨两点,谭慧英就要起床熬猪食,熬好了用肩膀挑到半山腰的猪圈里。一个早晨,山上山下要跑几十趟。一天下来,她的肩膀被扁担压得黑紫黑紫的。

  她委屈地给妈妈写信,希望妈妈寄点好吃的过来。终于有一天收到包裹,打开一看,只有一件毛坎肩,抖了又抖,掉下来一块水果糖。见到糖,十几个女兵你一口我一口咬着分了,直到剩下最后一小块,谭慧英刚放进嘴里,看到又进来一位女兵,马上从嘴里掏出来,顺势塞到了人家嘴里。

  后来,妈妈写信告诉她,本来是在毛坎肩里裹了一大包水果糖,可不巧让爸爸发现了,他坚决不让寄,“幸存”的那一块可能是与爸爸抢夺的时候掉出来的。过了不久,爸爸的信也到了,他在信里狠狠批评了谭慧英,“别人能坚持,你为什么不能?年纪轻轻凭什么贪图享受?永远不要忘记你是红军的孩子,当兵就要甘于吃苦、敢于吃苦,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能锻炼人。”

  这封信谭慧英保存在了很多年,每当遇到困难,都会拿出来读一读,当她想起父亲,想起红军,什么困难都觉得不难了。谭慧英时常想,如果父亲不对自己那么“狠”,自己也许会成为一个不敢应对挑战、拈轻怕重的人。


>

  三 信仰

  父亲枪林弹雨的长征故事,年轻时张瑛和姐妹们真的是当“故事”来听的。随着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父亲身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及对革命的忠诚,在工作、生活中同样需要,只不过这些字眼有时会以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乐于奉献来代替。

  美国《时代》周刊在2000年编辑的名为《人类1000年》一书中,评选出过去1000年“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在中国入选的3件事之中,长征是其一。

  孟迅这样看待长征,从战争规模上看,长征不仅在军事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而且长征给予人类精神的影响,却更加震撼和深远,在那样一个恶劣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孟迅的父亲孟庆山,在长征路上身负重伤,胳膊和腿肚子被敌机炸弹炸伤。翻越夹金山时,踩着没膝的积雪,艰难地向上爬,凭着惊人的毅力,以伤残病弱之躯,征服了雪山。在坑坑洼洼的草地上,由于缺医少药,身上的伤口化脓感染了,胳膊上的伤口已经长了蛆。见到这么严重的伤势,政治部一位领导决定安排孟庆山到当地老乡家休养,孟庆山一听急了,坚决不同意,咬着牙用尖刀割去伤口上的烂肉,继续长征。几十年后,孟迅问父亲,在那样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走出草地。“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死我也要跟着部队走,我坚信长征一定能胜利,中国革命一定能胜利,共产党一定会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作为一名党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将这一切变成现实。”

  张瑛是在父亲去世后,才开始真正理解并懂得父亲。父亲枪林弹雨的长征故事,年轻时的姐妹们真的是当“故事”来听的。随着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父亲身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及对革命的忠诚,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同样需要,只不过这些字眼有时会以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乐于奉献来代替。

  与很多人相比,张瑛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高中毕业后,本来被分配到机关工作,但父亲坚持认为,年轻人应该去基层锻炼,毅然把自己的女儿安排到企业车间。一天三班倒,张瑛不怕困难,每天工作很努力,很快成为厂里的技术尖子,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来,张瑛走进了大学校园,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国企里成为一名工程师。1997年,企业关停并转,张英不得不面临着二次就业。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40岁的张英从零开始,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里,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勤奋、好学、爱一行钻一行,张英所带的班级多次荣获市级优秀班集体。

  4年前,张瑛正式退休。“谁不会遇到点困难?但面对困难要有敢于战胜的勇气,有必胜的信念,对待生活、工作有一种认真执着的精神,这不就是长征精神吗!”

  四 家风

  “父亲这辈子很知足、很感恩,他时常告诫我们,到任何时候都不要动歪主意,不要去想着占便宜,捞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姜建军

  “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是仅属于父辈的,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搞特殊化,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曾江燕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婚,就是一杯水酒,什么都没有。你们结婚还摆几桌,没必要。”——李诚

  陪父亲参加过两次长征纪念活动,退休民政干部、红军后代姜建军有了更多使命感,特别是在父亲去世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随着老红军相继离世,那段历史终有一天会成为教科书里的文字,而成长在红军家庭的后代们,能够为长征精神的传承做些什么?

  这些年,不少红军后代都在整理并挖掘自己的家风。他们发现,父辈们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共同点,其中之一就是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是仅属于父辈的,与我们无关,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搞特殊化,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红军后代曾江燕对记者说。

  姜建军在10年前开始琢磨父亲、研究父亲,他一直在认真体会不苟言笑的父亲给这个大家庭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红军长征,使父亲成为一个忠诚、勇敢、有信仰的战士,而对于他最现实的意义,那就是严谨、朴素的家风。

  有一件小事,姜建军记忆犹新。父亲在战斗中受了很多伤,身上9处枪眼,解放后伤残等级被评定为二等乙级。当时,姜建军的大哥姜铁军已是警备区后勤部部长,有不少人劝老爷子,让大儿子把伤残等级调高点,这样享受的待遇就会相应提高。“当时我父亲很气愤,他说,我那么多战友都在战争中牺牲了,谁给他们调去?”姜建军说,“父亲这辈子很知足、很感恩,他时常告诫我们,到任何时候都不要动歪主意,不要去想着占便宜,捞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张瑛也时常回忆起小时候和父母一起住在桂林路的情景。那时她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自己走到公交车站去坐车,父亲的专车她一次也没享用过。有一次,张瑛走下公交车,父亲的车正好开到她的身边,司机看到张瑛,踩了一脚刹车,示意让她上来。只见父亲一挥手,对司机说了句:“让她自己走回家!她怎么能享受公车?”公家的便宜不能占,工作一辈子,张瑛一直用这句话来约束自己。

  刚刚从井冈山回来,又投入到巴中之行的红军后代李诚说,从艰苦年代过来的父亲,一辈子节俭,也要求孩子们不能铺张浪费。普通家庭结婚摆宴席这么平常的事,在这位老红军的家里却不被允许。30年前,李诚结婚时想请亲朋好友摆几桌,跟父亲商量时,父亲当场就翻了:“朱德和康克清在长征路上结婚时,我是13个人当中的证明人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婚,就是一杯水酒,什么都没有。你们结婚还摆几桌,请这个、请那个,没必要。”

  每一个红军后代谈起父亲,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姜建军一年前退休了,他现在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宣传红军精神,宣传革命家风。他自己掏腰包出了书,开设了微博,现在点击率已达到80万人次,每天都有更新。在他的微博留言里,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姜建军说,革命后代谈家风,真实可信,他要做的还有很多。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