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五一”天津市场迎来开门红
· 废旧厂房变身哪吒小镇亮相
· 我在夜校当潜水老师
·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 他在凌晨的梅大高速下跪
· 天津位居入境游热门目的地前十
· 假期聚焦河北区 市场热度“稳中有增”
· 天津市全面启动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
· 河南大学礼堂失火 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校方致歉
·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多措并举 护航假期安全稳定
· 铁警多措并举 护航“五一”假期
 

中国区域经济三足鼎立

http://www.enorth.com.cn  2005-06-20 14:02
 

 

  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之区域经济比较

  当前中国经济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三大经济圈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

  京津冀:走出“洼地”

  关于三大经济圈的形象比喻有很多。其中一个把中国比喻成一个巨人,巨人的头是京津冀地区,两条腿分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珠三角、长三角崛起后,京津冀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成为“洼地”。

  有数字为证:2004年京津冀两市一省的生产总值为1.6万亿元,只有珠三角的1/2稍强,尚不及长三角的一半。

  单独来看,拥有9300万常住人口的京津冀,其最近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并不低:2004年,北京经济增长率为13.2%,天津为15.7%,河北是12.9%。这一年,天津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元人民币,河北省的这一数字也达到了13017元。

  关键问题还是出在长期以来的区域经济合作不畅上。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北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和工业密集区,但由于存在着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市场分割,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与另外两大经济体相比就落后了。

  不过,合作的条件已经具备,合作潜力是巨大的。当前北京由于承担功能过多,发展不协调,患上了“大城市病”,城市拥堵等难题让管理者头痛不已。北京希望能够通过京津冀的合作,挖掘区域经济发展的潜能。为了解决北京的污染问题,北京和河北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北京将把首钢搬迁至河北,还筹划在河北建设一个液化石油气项目,以解决北京的能源问题。

  而近两年来,天津也开始转变与北京“不相往来”的观念,开始注重京津地区之间的合作。在今年的全球财富论坛上,天津市长戴相龙透露,天津计划在今后两三年内投资100亿美元左右进行交通建设,包括建设连接北京和天津的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中国的发展以前是看珠三角、长三角,新世纪前20年也要看京津冀地区”,戴相龙如是说。

  滨海新区的加快开发无疑是另一个良机。来自天津市政府的最新消息说,《天津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并先后经天津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原则通过,不日将正式上报国务院。据相关人士透露,新编制的规划已将滨海开发定位,由天津的新区跃升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广东深圳、上海浦东之后,天津滨海新区有望在未来15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正在进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京津冀三地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共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赋予京津冀经济圈独特的优势。通过合理引导,这一优势将持续不断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促使这一地区形成具有“首都圈”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在产业结构方面,由于北京的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在生产总值中占61.4%的绝对优势,从而使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略高于第二产业,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长三角和珠三角则均为“二三一”结构。

  珠三角再跨越

  粤港澳一个省加上两个特区共有9100万人口。2004年,该地区生产总值之和达3万亿元。

  珠三角经济圈中最大的经济体是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以年均13.4%的高速度增长,2004年广东GDP超过1.6万亿元,占中国GDP的11.8%;外贸进出口3571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30%以上,外贸依存度多年保持在170%的全国最高水平。广东目前的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广东创造了25年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快速工业化的奇迹,珠三角地区也因此而崛起成为上个世纪“中国制造”的主要产地。在这一过程中,数万港澳客商陆续到毗邻的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投资办厂,使广东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而香港也借此成功转型为服务业为主的国际商贸之都。

  的确,珠三角一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的经济也扮演着全国经济“排头兵”的角色。全国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有3个在广东,其中的深圳经济特区在20年间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市,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以低端制造业发家、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珠三角企业实际上“赚的就是人工的钱”;而长三角的制造业一开始就跨越了单纯的来料加工生产模式,引来外资在本地孵化,形成了高层次的配套经济模式,发展潜力远远超出珠三角。

  换句话说,珠三角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与中国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紧密联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上,直接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循环;而长三角则是开放型的经济模式,既与亚欧及其他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又与国内市场紧密联系,在满足内需的同时,也满足了外需。

  但是,随着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珠三角许多城市逐渐受到能源不足、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困扰,产业集群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弱化使得珠三角逐步散失昔日的优势。

  珠三角挺进在前,长三角崛起在后,珠三角一直担心长三角的成长会威胁其经济地位。珠三角以轻工业为主,多为低投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挑战。由于科技竞争力相对较弱,导致经济发展动力后劲不足。

  在经济外向度方面,从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京津冀的现实发展程度则相差较远。其中长三角经济外向度持续大幅度提高,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增速也略高于珠三角。

  2004年初,“民工荒”敲响了珠三角经济的警钟:珠三角的低工资、高劳动、高效率已经成为过去,发展速度已经低于长三角,转型迫在眉睫。

  2003年11月,广东率先提出了“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合作概念。基于与珠江流域相连、与大珠三角相临、经贸关系密切等三方面因素,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的1/3,经济总量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2004年6月,“9+2”政府领导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珠三角也正在创造自身优势。高速铁路工程一直是国内各大经济圈关心的焦点。广东的城际高速铁路已经通过审批,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之后,珠三角内任何一个地级市和香港之间的行驶时间将缩短到1小时之内。换言之,珠三角将先于长三角建成“一小时经济圈”。

  长三角独领风骚

  作为国内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两大经济带,长三角与珠三角的较量始终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阶段的到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分工也愈加明显。从外资企业角度看,如果要做鞋或玩具,就会把工厂设在珠三角,但如果是做芯片等技术型的产品,工厂将会设在长三角。

  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珠三角没有“龙头”,也就是“龙头效应”没有在珠三角很好地发挥出来。而在长三角,“龙头效应”非常明显。长三角很明显是一个龙头城市(上海)带动两个亚中心(南京和杭州)。而珠三角是一个多中心的格局,香港是一个中心、深圳是一个中心、广州是另外一个中心。

  从统计数字来看,沪苏浙一市两省共有1.4亿常住人口。2004年,该区域GDP总合已达到3.4万亿元,为三大经济圈之首。浙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942元,江苏人均生产总值也突破了2万元。

  “产业集群”正在长江三角地区加速生成。某一产业在同一地区的集中投资,形成数十甚至数百家企业的群落,进而形成产业分工或市场竞争,带来这一地区的巨量产业规模。正是这种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劲支撑和竞争力的源泉。

  相比珠三角和京津冀,长三角的区域经济结构更为清晰,关键是其中心定位比较明确。长三角对上海龙头地位普遍认同。区域内“中心——次中心——腹地”的结构一直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各地资源与产业的优势互补格局也较为清楚,关键是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完成互补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城市形态的集成。

  在经济外向度方面,从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京津冀的现实发展程度则相差较远。长三角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在规模上均已超过珠三角。外资投资的热点正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转移,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正在弱化,长三角将逐渐取代珠三角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

  从生产总值角度看,长三角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远大于珠三角和京津冀,而绝对值比后两者之和还多。

  虽然长三角一体化的呼声迭起、进程加快,一体化的范围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代表的诸多利益主体的存在,长三角目前仍旧是一种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长三角城市间的战略联盟目前还没有达成,很多基础设施还处于分割状态,尚未形成行业布局协调、经济能量集聚、产业结构合理的理想范型。

  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而苏锡常三地前五位产业几乎一样。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制造业结构再次出现“往一条道上挤”的趋势。产业同构加剧引资大战,而反过来引资大战又使业已存在的低层次产业同构现象在更高的产业层次上重演。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目前,长三角的目标是向现代制造业迈进,珠三角也确定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产业方向。两个地区选择了同样的产业结构。谁走得更快目前尚难下结论。

稿源 经济参考报 编辑 梁宏峰
25家外国媒体齐聚天津 关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   04-03-19
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04-03-10
三大经济圈指标: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03-09-04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精彩热图
嵌入-变动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热点评论 ·体育频道
【观点PK】单双号限行是否可以定期施行?
七大公园将陆续免费开放 中心城区消灭土路(图)
中秋节9月13日到15日放假三天 加班最少263.9元
【观点PK】后奥运时代 房价是升还是降?
退款小条丢损不退押金 公交卡押金能否更透明
天津男篮杀入CBA 回报家乡球迷积极运作引援
天津泰达客战武汉光谷 蒿俊闵家乡作战成为焦点
中超怪现象:战至14轮 16家俱乐部12位主帅下课
天津男篮吹尽黄沙始到金 荣钢获得CBA联赛资格
CBA扩军 天津荣钢高票升级 奥神回归仍存悬念
·财经频道 ·娱乐频道
张道达:老法师看盘 2245点的意义(9月5日)
中新两国确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空间结构
人民大学财税专家表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不低
万科高层回应楼盘大幅降价及业主集体退房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将旗下淘宝网和阿里妈妈合并发展
《梅兰芳》被告上法庭 阿娇戏份可能全删(图)
刘亦菲变身糖果公主 俏丽芭比甜美可人(组图)
张艺谋称奥运后很失落 婉拒执导伦敦奥运会邀请
蔷薇花开惹人醉 萧亚轩复出自信依然(组图)
男人另类风情 刘德华小猪性感演绎钢管舞(组图)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