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择业观念的更新,天津市就业格局正在悄然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灵活就业。今天上午,天津社科院提供给本报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年来本市灵活就业数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全市从事灵活就业人数在200万人以上,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38%。有关专家认为,这表明本市劳动力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
据主持这项课题的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汪洁介绍,灵活就业是指在正规形式就业之外的其他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的种类和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既包括律师、作家等高层次的自由职业者,也包括季节工、承包工等一般劳动者,还包括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等临时就业者。
目前,本市灵活就业机制活、弹性大,对从业人员条件包容性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适应了就业方式多样化的需要。
职业多样化 择业面宽泛 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形式
灵活就业者越来越多
预计今后几年本市灵活就业者将以40%的速度逐年递增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促进天津市灵活就业课题”调查研究到昨天结束,调查结果今天公布。据主持此项课题的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汪洁介绍,随着人们择业观的日益更新,预计今后几年本市灵活就业者将以40%的速度逐年递增。
据介绍,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就要求提供服务人员的工作方式、职业种类更加灵活多样。灵活就业正好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已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调查显示,近年来本市灵活就业速度发展较快,去年本市大约40万名失业人员中,通过灵活性就业再就业者达25万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聘用灵活就业者。这些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数拥有较高学历、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增添了自己的就业砝码。
调查还显示,目前灵活就业呈现职业多样化、择业面宽泛等特点,突出表现为劳动关系出现了新变化。由于就业的灵活性得到发挥,使得劳动力流动频率加快,劳动关系双方更具有选择性,大大满足了劳动力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灵活就业五种人最多
农民工 “4050”人员 失业人员 有专业特长者 离退休人员
调查表明,本市从业者中学历较高、有专业特长的城镇居民、“4050”人员、失业人员、农民工和离退休人员等五大人群选择灵活方式就业的比例较高。
据了解,目前本市采取灵活就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处于边缘状态的就业形式,主要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就业者,以及虽在大中型企业打工,但在待遇方面以及就业稳定性上有别于正式职工的各类就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小时工、派遣工等;二是现代灵活就业形式,如非全日制就业、阶段性就业、远程就业、兼职就业、产品直销员、保险推销员等;三是独立于单独就业之外的就业形式,包括自主择业,如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等。
呼唤政策扶植 维护合法权益
灵活就业期待更多支持
由于本市灵活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关系出现的新变化,给劳资双方带来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专家建议,灵活就业者当前和今后急需各方面政策扶植,同时,有关执法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为灵活就业者“保驾护航”,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专家认为,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政策支持,一方面包括国家的税收政策,既给予从事灵活性就业者自主创业税收优惠,也应给予吸纳灵活就业者的用工单位相应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雇用这部分劳动者,每年预留一定的岗位给灵活就业者。各个社区服务机构也要多为灵活就业劳动者提供用工信息,并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要加强对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机制,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