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雨绸缪,方能运筹帷幄。
早在2003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以“招标”形式,组织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要研究机构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驻华机构等,对涉及“十一五”时期的重大发展课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百万字的研究成果。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2004年底,中央直接部署22个重大课题,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这些课题包括三农、能源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收入分配、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等,几乎涵盖“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要面对的所有重大问题。
2005年2月16日,各地区各部门50多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建议》起草组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起草组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任副组长。
学习、调研、思考,是《建议》起草工作的基础。起草组首先系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仔细研究有关部门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前期研究成果,并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集体研究、联合攻关。
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建议》初稿在反复研讨中,逐步成形……
发扬民主:《建议》顺利起草的重要保证。起草工作始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党中央对《建议》的起草高度重视。《建议》形成的每一稿,胡锦涛总书记都认真审阅,提出许多重要指导意见。历时8个多月的起草过程中,总书记先后主持5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汇报和进行讨论,还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关于“十一五”规划专题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