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天津市津南区委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认真做好集中整改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制定下发了《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规则》,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明确工作职责任务。津南区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做到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物质文化需求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企业职工教育管理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活动,团结带领职工完成各项任务,促进企业发展;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关系。明确提出了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即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企业干部职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诚信教育;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加强基本国情、市情、区情、镇情、厂情教育;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加强企业制度、规章和纪律教育;大力开展学习型企业和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加强职工的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开展争做生产能手及学习先进活动;开展节约竞赛、革新发明竞赛活动;围绕企业生产和其它中心工作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二、找准工作结合点。津南区将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融入到培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精神上,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职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创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精神,促进企业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精心打造品德文化、品位文化、品质文化和品牌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品德文化建设,加强对企业职工的道德准则教育,规范职工行为,努力创造以德兴企、以德聚才、以德施教的良好氛围。通过企业品位文化建设,以高品位的文化占领职工思想阵地,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构建健康的企业文化环境。通过品质文化建设,引导经营者和企业职工树立质量立企、质量兴企、以质量求发展的观念,诚信经营,守法经营。通过企业品牌文化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和品牌观念,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振奋职工精神,激发职工自豪感,吸引资金和人才,招揽顾客和用户,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推进企业增强综合实力,不断发展进步。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津南区坚持把是否促进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是否促进了企业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是否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作为检验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和思想状况分析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奖惩制度等制度规范。通过办培训班、研讨班或组织外送培训、考察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对党员和职工的学习培训。定期分析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做好沟通、引导和疏导工作。企业党组织加强与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职工的沟通,做到有活动阵地、有活动内容、有具体效果,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兼职政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完善工作体系。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全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之中,实行属地管理与部门负责相结合,努力在全区上下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各镇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和落实。非公有制企业以企业党组织为核心,企业中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民兵组织密切配合,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把工作延伸到车间、班组、职工,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创业引导和依法维权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方位、多渠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