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年前记者采访一号线
|
|
|
两年后记者重走一号线
|
|
|
女站务员热情服务
|
|
|
别致的“花瓣”扶手
|
本月28日,地铁一号线将进入观光试运营阶段,并于5月28日进入试运营阶段。昨天,地铁一号线迎来了首批正式乘客——天津市夕阳红老年骑行队的800名队员。本报记者也首次全程体验了新地铁的快捷与舒适。
昨天,很多个地铁一号线的“第一次”都发生在记者身边:第一次拿到地铁一号线邀请券,这也是天津地铁发放的第一张进站票据;第一次与地铁一号线的站务员、乘务员和特种保安亲密对话;第一次乘坐新地铁客车从终点站双林站行驶至观光运营的终点站勤俭道站;第一次经历了地铁客车从地面站到高架站的“上天入地”;第一次听到了普通老百姓对地铁一号线的赞美。
据了解,地铁一号线站台内的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就绪,随时可以接待乘客。在观光试运营阶段,每天只有几辆客车来回运行,所以乘客的候车时间可能会达半个小时,但随着调试车辆的不断增多,等候时间会逐渐缩短。在观光试运营阶段,地铁一号线的22个车站也不是全都开放,目前,只有双林、财经大学、土城、下瓦房、营口道、西北角、勤俭道等站对外开放,其他车站将在5月28日试运营阶段前逐渐开放。现在地铁客车每站只停1分钟,每辆客车跑完全程所需时间为43分钟。
第一次,咱老百姓坐上新地铁
“盼了好几年,今天终于坐上了新地铁!”本市夕阳红老年骑行队的一位大爷高兴地说。昨日一早,老年骑行队的800多名队员分为两路,分别从地铁双林站和勤俭道站进站,体验“地铁一号线观光之旅”,地铁一号线乘务员和各站点的站务员热情而郑重地接待了他们。“欢迎你们乘坐地铁一号线,你们是天津新地铁的第一批普通市民乘客!”
9时27分,崭新的地铁客车缓缓启程,仅用了43分钟就平稳地走完了地铁一号线的18个站。
昨日9时,三三两两的红色骑行队伍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了地铁一号线的南端终点站———双林站,骑行队的秘书长周大爷告诉记者,他们这400多人从双林站乘坐地铁驶向勤俭道站,另外400多人则从反方向驶过来。
9时10分,开始进站。每位老年骑行队队员的手中都拿着一张地铁观光邀请券,这也是新地铁印制的第一批车票。所以,当站务员把票根撕下后,许多队员都小心翼翼地将主票收好,以留作纪念。
双林站是地铁一号线南端的高架站,由于电梯尚未开通,因此大家排队通过楼梯上楼。站务员小李向大家介绍,自动售检票系统要等地铁正式运营时才开始使用,因此3月28日地铁观光试运营还会使用人工售票方式。说话间,一列红白黑三色的地铁客车驶来,平稳地停在安全门外。半人多高的安全门打开后,大家分别走进4个车厢。
9时27分,列车缓缓启程。记者看到,整个列车上有4名乘务人员,其中的两位司机在司机室的正副驾驶位上聚精会神地开车,另外两位在司机室外“把关”。已经开了20多年地铁的乘务室主任老吴告诉记者,观光试运营还处于“磨合”期,因此地铁速度不会太快。因为此次旅行以观光为目的,所以行驶过程中只停了6站,每次停站都有语音报站提示。
10时10分,地铁客车到达了本次观光之旅的终点———勤俭道站。大家走下客车,与地铁乘务员、站务员道别。43分钟,大家结束了这次特殊的“地铁一号线观光之旅”。
一号线三原色紫色·深蓝·海蓝
女站务员:迷人紫色
昨天上午9时,记者和夕阳红老年骑行队的队员们一起进入了地铁一号线唯一的地面站———双林站。刚走上站台,一位肤色白皙的女站务员便马上走过来,询问记者需要什么帮助。这位站务员看上去也就20来岁,身着紫色制服,显得格外漂亮。攀谈中她告诉记者,她姓李,和很多站务员一样都毕业于天津市政工程学校,经过近1年的专业培训才正式上岗,负责疏导乘客工作。说起这身漂亮的制服,小李告诉记者:“我们有很多制服,从冬天到夏天,颜色也从深紫到淡紫,都特别好看!”
面对检票系统,记者表示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小李便亲自演示了一番:“等到5月28日试运行后,这个检票闸机就可以正式使用了。当乘客从自动售票机中拿到单程票后,把它靠近闸机的小屏幕,就能实现检票功能。”最后她还提醒记者,在站台上行走时要离安全门远一点,因为下面有高压电。
乘务人员:稳重深蓝
距开车还有10分钟时,记者在车头附近见到了车务部乘务室主任吴大伟。老吴深蓝色制服的肩章上有三颗金星,他告诉记者:“我是乘务室主任,所以是三颗星。肩章上有两颗星的是乘务班长,负责一个班组,肩章上有一颗星的就是地铁司机。”
老吴可是一个资深的“老地铁”,他的地铁司机生涯从1982年就开始了。“我刚参加工作时,地铁线还只是从新华路到西南角,到1984年才延长到西站。老地铁全程才7公里多一点,我们开全程只需15分钟。而现在的地铁一号线全长20多公里,正常运行全程至少得30分钟。哈哈,真是不能比呀!”
开地铁到底难不难?对于这个问题,老吴说:“这还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跟开汽车不同,地铁的手柄只有一个,往前推是提速,往后拉是刹车。当然,地铁操纵盘上还有很多按钮,都是应对各种状况时用的。车头内应该只有一名司机操控,但在地铁一号线观光试运行阶段,还是会配备两名司机一起操控,以防万一。”
特种保安:神秘海蓝
夕阳红老年骑行队的队员们出站时,一位身着海蓝色制服的“特种保安”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特种保安”到底“特”在什么地方?然而,这位保安人员回避了记者的提问,这更增加了某种神秘感。
昨日,当从双林站参加观光试运行的400多位老人走出地铁站时,一位保安人员马上过来维持站内秩序,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反复提醒老人们“不要拥挤,注意脚下”。记者发现,这位保安人员的胸前标有“特种保安”的字样。由于第一次听说“特种保安”这个字眼,于是记者不禁问他,“特种保安”到底“特”在什么地方?但这位保安人员却严肃地说:“以后你就知道了!”
或许,这层神秘的面纱要等真正运行时才能揭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