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为什么在土地改革的问题上形成了政治共识呢?有人认为国家重点工程需要拿地,政府要发展,也需要地。我的看法,还是要回到国民经济。中国不是日本,更不是欧美国家,中国要建设的地方很多,只要经济政策对头,中国不会出现经济衰退,我大胆地讲出现衰退的几率等于零。不像日本,日本的政策很难摆动,大小河道里都铺上水泥了,河都改造过,农村都建好了,路都是非常漂亮的。而中国离这个阶段还早。但制度不对头,谁能去投?谁有权投?而谁又有权转让这些资源?因为被形势逼迫,就需要调整我们的制度,调节我们的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国有与民营利益板块之间的关系,这就有可能在困难的情况下逼出一条新路。
我们过去因为落后,所以老是要跟着别人走,这是对的,今后也要学别人。但1840年以来,中国向别人学习的问题上,屡屡有错。1840年以后,中国人一直学日本,日本侵略中国;学西方,西方侵略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改革开放也是学。我们计划体制学苏联,学来学去苏联垮了,这条路走不通了。然后我们学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也不行了。后来我们发现,东亚模式最好,学日本、学韩国,几乎要达成一致认识时,日本出问题了,然后开始学美国。
这一次,美国很多金融机构出问题,这些当年教我们控制风险的老师出问题了。老师都不行了,那怎么办?那就得靠自己了。这就是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再也不能简单地用某个模式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大国。我们必须回到30年前邓小平讲的话,所有的本本条条主义都是错的,从实际出发这条路,才走得对。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的人民,有自己走过的路,我们要开放、学习,但照搬任何一个模式,都不可能成功,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