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上人间”夜总会(资料图片)
“天上人间”夜总会酒类等消费品,被曝高出市价数倍之多。对此,昨日,北京市发改委人员表示,此类场所的商品价格只要是明码标价,货品真实,交易过程中符合正常程序,则不在相关部门治理范围。而有关律师则称,类似暴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商品成本和供求关系。但目前法律上对此规范较少,所以不能将其评价为违法行为。(《新京报》5月28日)
应该说,针对有顾客质疑“天上人间”商品暴利问题,无论是北京发改委人员“不在相关部门治理范围”的回应,还是消保方面的律师称“不能将其评价为违法行为”,均有其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这则新闻之所以也引发公众热议,显然,公众关注的不止是“天上人间”的商品暴利是否合理合法,恐怕他们更忧思的是这种暴利行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腐败猫腻,以及会不会出现有商家在“天上人间”砸了大把钞票后变着法子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普通百姓,亦即“堤内损失堤外补”。
事实上,公众的这种担心是一定的事实依据的。仅以构成商品房的腐败成本来说,早就有开发商直言不讳地讲:“楼盘的开发成本只占房价20%,开发商能够拿到其中40%的利润,余下超过40%的利润全部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不排除有开发商在腐败成本一栏里标注“实物、金钱相送”,但谁又能否认也有开发商投相关官员“色好”,并请其到高档娱乐场“潇洒走一回”呢?如此一来,精明的开发商为了尽可能的挽回损失或赚取更多的利润,必然将“算盘珠子”拼命地往普通的购房者身上“拨”。轻者损害购房者权益,重者干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首页上一页 尾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