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李 刚摄 据新华社四川西昌10月1日电(记者白瑞雪李清华王玉山)随着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
![]() |
|
|||
| align=left bgcolor="#E0E0C9" warp> 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李 刚摄 |
据新华社四川西昌10月1日电(记者白瑞雪李清华王玉山)随着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
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把这一“探路先锋”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这是这种推力更大的新型火箭第一次用于探月发射,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1次飞行。
在零星细雨中起飞约25分钟后,火箭把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这一技术的突破,为嫦娥二号铺就了一条“快速路”,奔月时间比嫦娥一号减少7天。
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投入约为9亿元人民币,卫星在轨工作设计寿命是半年。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3个阶段实施。继嫦娥一号完成以“绕”为目标的一期任务后,嫦娥二号、三号、四号将共同组成以“落”为目标的二期工程。(相关报道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