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第一线,提到天津医疗队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在格尔木的14个昼夜,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他们在灾区共诊疗震区受伤患者1651人次,其中抢救危重患者36人次;开展手术32台次、会诊127次,成为格尔木市诊疗伤员最多、救治危重症最多的医疗队,并创造了伤员零感染、零死亡的佳绩。
震后7小时,组成救灾医疗队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特大地震。市卫生局在接到卫生部的紧急通知后连夜研究部署,仅用7小时就组建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队,囊括了13个学科的4名主任医师、16名副主任医师和6名护士等,其中15名同志为中共党员。
4月15日清晨7时30分,天津医疗队一行36人,启程奔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实施医疗救治任务。
克服不适,边吸氧边手术
抵达格尔木后,队员们不顾旅途疲劳和高原缺氧带来的各种不适,连夜展开临床救治工作。因为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很多队员也都出现了身体不适,但他们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在抢救一名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的藏族同胞时,医生们边吸着氧气边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一次队员们在刚下夜班时突然听说一名患者心跳骤停,立即赶往重症监护,交替为患者实施胸外按压达28分钟,终使患者转危为安。
创造医疗救治多项第一
天津医疗队创造性地开展救治工作,创造了格尔木市医疗救治的多项第一:建立了第一个ICU,进行第一例无肝素血透,实施第一例支气管镜检查,开展第一例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手术,实施第一例小腿骨折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术。天津医疗队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卫生部、青海省、受援地区和救援同行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卫生部工作组称赞有“四个没想到”:没想到天津在格尔木市对危重病人管理这样出色;没想到天津在格尔木市建设ICU病房这样迅速;没想到天津和格尔木市当地医院配合这样默契;没想到天津救治危重伤员这样卓有成效。(本报记者马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