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救援生死时速
政府启动应急机制公众互救值得借鉴
强震后一小时内,新西兰民防部门启动了应急机制,民防事务部长卡特定时在电视上汇报震区最新信息。为避免“抢信号”,卡特呼吁民众尽量不要打手机,让需要帮助者与紧急救助中心的联络保持通畅。
目击者说,震后,当地警方迅速上街维持秩序,在震裂路段设置警告路障,在危险地区和建筑附近设警戒线、疏散群众;消防人员也火速行动,竭力拯救废墟下的被困者,“这些家伙的救援极其出色”。此外,新西兰皇家空军飞机22日下午向灾区运送了大批救援人员。
跟政府快速启动救援同样出色的是公众互救互助。
震区一幢4层办公楼几近坍塌,一个女子站在楼前仰望楼顶,向一个受困女同事大喊:“他们(救援人员)马上就上去接你,离楼边远点!”不一会儿,受困女子成功获救,她抵达地面后,与同事紧紧拥抱。
新西兰电视台画面显示,一位中年妇女望着一幢坍塌建筑物掩面哭泣,一位老妇在一旁轻拍她的背安慰她;还有不少民众帮助救援人员用担架运送伤员。
还有一些人建立了一个“克赖斯特彻奇2011年2月地震寻人”网站,网民既可以在网站上查询亲友名字,也可以输入自己了解的人员信息,供他人查询。截至北京时间22日20时,这家网站已收录4500条信息。社交网站“脸谱”开辟网页,供热心网友发布消息,向无家可归者提供临时住所……另外,奥克兰大学学生联盟成员22日下午走上街头,呼吁奥克兰市民为震区捐款。
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22日说,澳已派出一支搜救小组赶赴基督城协助救援。她承诺,澳政府将满足新西兰提出的所有援助请求。美国、日本也已派救援人员前往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