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他被授予“人民功臣”英雄称号。在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战斗中,他以百发百中的神炮技艺和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勇猛地冲锋在攻击队伍的前列,一次次用炮弹摧毁敌人的堡垒和火力点,为大部队前进扫清障碍,而他也在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孙跃东(1924-1949),辽宁抚顺人。1947年,自小在煤矿当童工的他,从矿里逃出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在辽沈战役中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随东北野战军入关参加解放天津的战斗,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八团山炮营三连六班班长。
战斗还没打响,孙跃东便同山炮连的几个班长坚决向上级请求和步兵一起担任主攻任务。经过缜密的研究,上级领导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为了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他和战友们每天除了侦察地形,构筑工事外,还苦练小型山炮射击技术,以备攻坚使用。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人民解放军的炮弹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天津守敌的阵地,敌人的阵地被我军炮火撕开一道道缺口……按照战前部署,孙跃东班全体战士分别扛起为便于巷战而分拆后的炮身和其他零部件,同步兵战士一起从西营门扑向天津城内。
进入城区后,我军同敌守军发生了激烈的巷战。他勇猛机智,带领战士们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盘踞的据点和火力点。
随着我军攻击向纵深展开,孙跃东所在部队冲到了敌人重点布防的竹竿巷附近,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敌人以十字路口中心碉堡为支撑点,周围设置了10个暗堡和火力点,街巷两旁的开阔地又预先埋下许多地雷,我军攻击部队连续发起3次冲锋均未取得成功。望着倒在冲锋路上的一个个战友,孙跃东心如刀绞。他向连长提出,要在相对比较隐蔽的敌人雷区架设山炮摧毁守军的火力点。面对孙跃东大胆而又冒险的请求,连长眼含热泪同意了。在孙跃东的指挥下,六班战士很快就在雷区架起了山炮。由于情况紧急,孙跃东亲自承担了瞄准和开炮的重任,随着一声声的巨响,守军的11个火力点已经被打掉了10个。正在这时,从敌人余下的火力点飞来一发炮弹,在六班的山炮附近爆炸,弹片打在孙跃东的头部和胸部,鲜血浸透了他的衣服。战士们要把他抬下去抢救,他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管我,先打掉敌人的火力点。”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最后一个火力点被炸毁,我军胜利的军旗在敌人的阵地上高高飘扬。而孙跃东由于伤势过重英勇牺牲。
天津解放后,三四八团党委给孙跃东烈士请功,追记他为“人民功臣”,并授予六班“孙跃东班”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