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是南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王建昌副局长的口头禅和工作经验,从部队转业到综合执法管理部门已有十年,拆除违章建筑近几十万平方米,没有出过任何大问题,加上人缘好,长相也儒雅,群众叫他拆违局长,说跟他打交道放心、安心、舒心。
拆除店面用心沟通
他常讲,拆违工作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相信群众的觉悟,要会说话,说文明话,话说到了,工作就好做了。在“退租还教”工程中拆除63中学校围墙外侧的违章建筑时,一家汽车维修店由于生意好,在学校提前一年通知要拆除违章建筑并停止收取房租的情况下,仍投资添置了很多设备。执法人员送达拆除通知书时,老板情绪激动,扬言要跟店面共存亡。王建昌听说后,立即赶到现场,见面就道歉:“老哥,我是副局长,刚才我们的队员态度不好,惹你生气了,请原谅!”一句话就把老板说得不好意思了,连说,是我不好,你们队员没说啥,就是我火大。气氛融洽了,事情就好沟通了,结果这个老板是该片违章建筑承租户中第一个搬出去的商户。像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时间长了,群众也都知道了这个会说话,待人和蔼的副局长,“拆违局长”就这样被大家喊了起来。
雨中搬迁不丢形象
王建昌还十分注重队伍的文明形象。每次执行任务,他都要检查部属穿着是否符合规定,要做到“正三相”:走相、坐相、站相,说话要温和,做到慢、轻、准,既要把政策宣讲到位,也要防止给群众造成举止不雅印象。2009年5月在南开区一个社区的搬迁工程中,为方便居民搬迁车辆进出顺利,他带领队伍搬运居民楼中间几个大型废品收购站的垃圾。其间,突然下起瓢泼大雨,一些队员乱了阵脚,有的脱了帽子,有的光着脚丫,还有的找收购站业主借雨具,他看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明确规定“淋雨也不能丢形象,再苦也不能骚扰群众”,并以身作则,自己穿戴整齐冒雨和大家一起动手干活。一些居民看到后很受感动,有的送来雨衣,有的送来热水,有的拿出铁锨抢着干活。
拆违善后一包到底
作为城管,归根到底是在为民牟利。王建昌认为,违章建筑,说到底就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争夺,将这两种利益最大限度的平衡,是城管工作的最好文明行为。曾经,在连接咸阳路和向阳路并不宽敞的汾水道上,有违章建筑经营日常用品的商家,阻碍了道路交通,群众意见很大。但业主情况特殊,丈夫离异而去,女儿上高中,70多岁的老母亲常年病卧在床,自己又没有固定工作和住所,小商店成为一家三口赖以维生和居住的唯一保障。为妥善处理,王建昌一方面做业主的思想工作,让她做好搬走的准备,一方面许诺帮助她解决实际问题。业主早听说过他的大名,竟自己请人拆除了违章建筑,挤到了亲戚家。而王建昌也不负厚望,在他上下奔走、往来协调中,不到一个月,街道就解决了女业主的工作安置和家庭补助,学校还免除了其孩子的部分学费,房管局还安排了一套经济适用房给这一家人,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本报记者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