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CPI的高企也是再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原因之一。从已经公布的细分数据来看,我国CPI上涨的结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从之前主要是食品、居住类价格的上涨向其他领域蔓延。这也是目前需要加大流动性管理的原因所在。
“而之所以再次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更多的是考虑到了热钱流入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他估算,用“外汇储备增量-FDI-贸易顺差”的公式简单测算,一季度非贸易、非FDI项下无法解释的资金流入就达到1300亿美元左右,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热钱”。
李迅雷也表示,国际游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也意识到中国通胀压力持续较大,“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涌入越来越多,如果中国持续加息,国际投机资本流入我国的数量可能更大。为防范这种恶性循环,管理层在货币工具的选择和组合上煞费苦心。
今年以来,央行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打出了一套政策工具“组合拳”,在交替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同时,配合利率、汇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三率齐动,有效回收市场流动性,抑制通胀预期。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4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01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38个基点,逐渐逼近6.53关口,连续三个交易日刷新汇改高点。
刘元春说,如果过于偏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的紧缩会有一个偏向,即多向大型企业发放贷款,而挤占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会导致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不一致,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出现大幅利差。
李迅雷认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依然严峻,后期仍然可能有一系列收紧流动性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包括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他还建议,央行应发行3年期长期央票,以进一步有效回收流动性,改变目前“货币市场资金宽松、信贷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