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义工队分成7支小队,分头探访受灾家庭,为灾民治疗失眠、举办情绪管理讲座。他们带着由香港市民捐出的、重达两吨的生活物资、食物、心意卡等前往灾区,甚至还带上了电脑及投影机,每晚为灾民播出日本励志电影,又演出日语救灾歌曲,出尽“招数”鼓励灾民重拾希望。
一些令人心碎的个案,让心理辅导经验丰富的杜永政都深表难忘。一个老奶奶一家9口平安躲过了地震,但紧随其后的海啸却让这个家庭措不及防,老奶奶一夜间失去8个亲人。
“她初时表现很平静,脸上一直保持着礼貌微笑,看起来像个没经历过任何事的人,”杜永政说,经过心理治疗后,这位老太太马上哭了出来。
义工队需在短短数天内,为超过200名灾民提供心理治疗,每名灾民的辅导时间必须限制在1个小时内,提供最迫切的“急症室”式心理治疗。义工们甚至来不及听完全每个灾民的心酸故事,但许多日本人已被港人义工的大爱精神打动。 日本空姐长跪 哭谢港义工在结束任务返港的飞机上,一位日本空姐长跪在义工面前,哭着不停说多谢,她在地震后一直无法返回重灾区探望父母;一名在灾难前采海带过活的老婆婆,在接受心理援助后,开始憧憬有一天能重新采集海带,寄给“香港恩人”品尝;一群看完励志电影的日本灾民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们用手上仅有的一大块纸皮制成心意卡,贴满了千纸鹤送给香港朋友;港人义工在灾区设立的临时“心灵重建站”,被当地灾民亲切地称为“Hong Kong Plaza”(香港广场)。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长期心理照料,只此一次探访,远远未算"搞掂"。”赵威廉指出,灾后心理辅导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次只是“探路形式”,先确保灾民不会有轻生等“过激”想法。
赵威廉指出,香港有心人虽多,但到底力量有限。他认为,真正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是帮助日本培训本土的心理健康辅导团队,为灾民提供持续的援助。
“未来一年,我们还将访日20次。”杜永政表示,义工队此后每次将派遣4至5名日语流利的义工,走访各灾区,并期望培训2000名日本人成为灾后心理辅导员,预料全年花费100万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