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这样一个组织:
当国家残于军阀时代四分五裂时,她应劼而生;
当民族苦于帝国主义侵略凌辱时,她历练成长;
当人民不堪白色恐怖渴望光明时,她无畏斗争为民做主;
当社会凋敝百废待兴急需建设时,她曲折探索走向辉煌…
她,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题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一个风雨交织的下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几位沧桑的老人,点燃了一抹红色的信念。而这抹红,如一道划破黑夜的霞,昭示着希望的黎明。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从太和殿上玄黄的琉瓦到总理衙门前灰白的石狮,从金陵总统府内鲜红的地毯到北洋政府门前浓黑的硝烟……民族的命运已发展到紧要关头,历史终于迎来一次镰刀与锤头的邂逅。这一次,世界的目光齐聚东方: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扛着革命的中国红,前赴后继。
广州。香港。汉口。北京。在红色的宣传指引下,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工厂空寂,铁路瘫痪,而街头却人如泉涌,民主与权利的呐喊,走南闯北,历久弥坚。
南昌。井冈山。遵义。会宁。在红色的武装领导下,土地革命遍地开花。枪林弹雨浇灌着人民的子弟兵,冰雪草原孕育着神州的宝塔山。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烙刻了人类历史的红色奇迹;血与泪的洗礼,磨砺着年轻的政党走向成熟。
当卢沟桥上的枪声响起,当日军的铁骑威逼华北,红色的军营毅然插上“一致抗日”的国共合作之旗,高唱“统一战线”的中华民族之歌。在正面战场的掩护下,红色的政党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凝聚着最广泛的人民战线。军民共济,同仇敌忾,埋地雷,挥尖刀,硬是一步一步将一个狂妄的“日不落”帝国拖向坟墓,奏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序曲。
然而,当《双十协定》被撕毁,当反动派的枪口再次对准人民,红色的旗帜无畏地张开双臂,再次奋起抗争。于是在中原大地上,小米、步枪开始了与飞机、大炮的博弈。现代化的武器纵然强大,可终究敌不过人民群众组成的铜墙铁壁。历经三个春秋,天安门终于迎来红色的新装,人民选择了红色的信念,历史选择了红色的新中国。
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红色的根基已愈发厚实,愈发稳固,愈发博大。在闪闪红星的辉耀下,天亮了,国强了,世界的东方红了。
你看,那雄赳赳气昂昂,保家卫国的志愿军跨国鸭绿江,在朝鲜战场英勇退敌威震四海;你看,那布达拉宫与天安门的和平“握手”,为民族的大团结奉上盛宴;你看,那千年界碑被连根拔除,数万万的生民一夜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瞩目中国共产党,人民不会忘记,在描绘这片红色的蓝图时,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荟萃了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英雄,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和平的年代,红色党员依旧能保持坚定的革命理想,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将党员的时代先锋模范作用刻画在每一个细小的工作岗位上,淋漓尽致。
君不见,那坚持革新为民造福,始终“走在时间前面”的全国劳模王崇伦;君不见,那一心为国无畏刚强,赤诚奉献的“钻井铁人”王进喜;君不见,那为了群众废寝忘食,上山下乡鞠躬尽瘁的“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君不见,那淡泊名利躬耕田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的“杂交之父”袁隆平;君不见,那义无反顾坚持回国,燃烧自己放飞卫星的“航天之父”钱学森;君不见,那面对SARS疫情临危不惧,积极奔走救死扶伤的“白衣斗士”终南山;君不见,那扫恶打黑除暴安良,保家为民因公殉职的“不朽警花”任长霞;君不见,那用迷彩支撑废墟,用汗水激活生命的“抗震英雄”武文斌……
作为祖国和人民的骄子,在红色的旗帜下,他们的言行真正代表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在传递,党员风貌在焕新。“与时俱进”——这便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标志。在坚持以马列主义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动力,在跨世纪的征途上,已然是金菊含笑,硕果飘香。
从“改革开放”到“三步走战略”,从“一国两制”到“和平崛起”,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生机蓬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彰显着无产阶级的兴邦智慧;
从“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到“自由民主、团结互助”,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和谐阳光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执政理念,诠释着党民一家亲的血肉关系。
从1921年7月到201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领导中国人民走过劈波斩浪的整整九十年。
九十年沧桑风云,九十年英雄辈出,九十年百折不挠,九十年辉煌成就,九十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九十年来,党在我心中,是一段段“春天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九十年来,党在我心中,是一面面“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骄傲,为你祝福!(北京师范大学 谢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