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夜晚,已是下班时间,市规划局市政处的胡安乾又接到分管副局级巡视员刘荣的电话,那边是暖暖的,急切的女性声音:“小胡,那个穿越津秦客运专线道路的设计方案能不能再优化?”胡安乾感到,“刘局”的心绪尚未离开工作,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小胡的脑海里,“刘局”工作的身影兢兢业业。她分工负责全市各类市政设施规划管理,重点工程她必到现场踏勘,仔细再仔细;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刘局”边在医院输液边审读材料,开会时间到了,她拔下吊针就赶到会场;中午她从不休息,审阅每一个业务案件严格把关,测算数据一丝不苟。
刘荣,46岁,中共党员,工学学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天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所主任工程师、天津市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助理(副处级)兼规划院工程所主任工程师、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市政工程规划管理处处长、天津市规划局市政基础设施处处长。2008年8月至今,任天津市规划局副局级巡视员。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刘荣都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党的忠诚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迅速打开局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公道正派的作风和竿头直上的业绩,赢得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信任,具有广泛和良好的口碑。2004年刘荣被授予规划建设系统“优秀年轻人才”称号,2005年获天津市海河经济开发建设一级奖章,2006年在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被市政府评选为先进个人,2007年被授予天津市“三八”红旗手、“津门女将”荣誉称号,2008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奉献重点工程勇当先锋
刘荣把走上规划系统领导岗位作为学习的过程,不论工作多么忙,刘荣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和个人修养,注重用科学理论指导规划实践。她勤奋学习业务知识,拓宽眼野,提升自我,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工作总是冲在前方。
我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增长迅速,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工程源源不断,刘荣负责的基础设施规划管理,既包括关系天津总体发展战略的铁路、公路、道路等综合交通体系,又涵盖涉及千家万户的市政配套设施。她以“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状态,组织团队研究规划设计条件、确定线位,深入每条路进行管线综合审查,为各项工程提供规划保障。
文化中心枢纽是天津唯一的轨道交通四线换乘的站点和重要节点。该枢纽建成后,同步实现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以及地下停车场的无缝衔接,换乘关系多元、工程难度很大。刘荣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组织市规划院、市政院,上海城建院,铁三院,广州规划院等多家设计单位“集团作战”,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发挥各个设计单位的优势,确保各个专业相互挂钩、协调运作。考虑到枢纽经济的特点,在规划方案中,刘荣提出轨道站点通道与商业设施联通,将轨道与商业单体建筑地下结构充分融合。这些创新点,发挥出文化中心的交通枢纽功能,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活力。她常对身边同事讲,我们规划工作者多动一些脑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能提升项目的整体水平。反之,将对项目后期建设和管理带来重大影响。规划的浪费可是最大的浪费啊,我们必须高度负责。
2010年,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部署,对陈塘庄热电厂实施“煤改气”搬迁改造。这是天津兴建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燃气热电厂。刘荣带领规划人员多次深入每个拟选址地块,现场察看燃气、供热、供水等配套管线工程的规划路径。在天津最为炎热的7、8月份,她奔走在各个现场,人晒黑了、累瘦了,但她毫不介意,她说,能够换来一个科学、经济、可行、环保的规划方案,付出的一切辛苦都值得。
第一热电厂关停工程涉及供热、供电、供水、燃气等多个专业,需建设管线的道路96条,同样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刘荣组织各相关单位,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排定严密的工作计划,达到管线测绘、规划编制、规划审查审批无缝对接,仅用40余天就完成了全部新建管线道路管线综合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审查,为第一热电厂2011年按期关停提供了规划保障。纪庄子污水厂搬迁选址,正值酷暑8月,她带领同事们到大韩庄村垃圾填埋场比选,冒着恶臭,顶着大雨,裤子、鞋浇湿了,她只求得方案的优选再优选。
2010年是我市铁路工程全力推进的一年,涉及项目多,工程复杂。刘荣将之视为千载难逢的机遇,无言地发誓:一定要为子孙后代造福,不留历史的遗憾。在规划设计中,刘荣主动与市铁路指挥部等单位密切配合,创新思路,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突破,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组织完成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包括:津保铁路正线、铁路大北环线、西南环线、京津城际延伸线机场联络线、京沪高速铁路京津联络线等工程;京沪高铁天津南站前广场景观方案、交通及市政配套方案;密云路、罗浮路、九经路等节点规划设计方案和管线切改方案;京沪高铁张窝220千伏变电站电源线及天津南站10千伏变电站电源线等铁路配套工程规划方案,为铁路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谓功勋累累。
近年,天津市交通拥堵愈发突出,随着重点地区快速发展,交通规划和交通组织方案亦显重要。按照市领导的要求,刘荣组织完成了天宾商务中心周边地区交通组织方案,缓解津汉路、海津大桥、大沽路与微山路交口、河东万达广场周边地区等交通拥堵点方案。她先后参与主持制定了《天津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以及《中心城区停车场三年行动计划》。同事陈跃亲眼所见,为“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刘荣不辞辛苦,几十次调研,针对市领导提出有关天津“双城”之间的交通组织以及滨海新区轨道交通的存疑,她率领设计人员放弃周末休假,跑到新区九个功能区,迅速摸清情况,提出决策建议,由市规划局上报给市领导;对于停车场行动计划,刘荣倾注大量心血,运用智慧与协调能力,落实了2010、2011两年20家停车楼的投资主体,出色完成市领导交办的任务。
目前,刘荣正在组织开展天津市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在较短的时间内,召集18个部门,制定了工作方案,有序推进,进行解决拥堵方案的政策研究。
在天津市连续三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中,刘荣在市指挥部担任市政组组长,她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协调电力、燃气、热力、通讯等专业单位,随道路建设敷设管线,有效地减少城市重复破路。她被称为指挥部最忙的人之一,忘我工作,常常回家最早的时间是晚上23时。
密切联系群众乐当公仆
随着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的到来,城乡规划与群众的利益诉求愈来愈紧密,承担的接待群众咨询和来信来访任务愈来愈繁重。“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在局副巡视员的岗位上,刘荣坚持亲自接待群众,耐心与百姓沟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细致地阐释规划要求。
刘荣还转换思路,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既要干成事、又要保稳定,真正把好事办好。她深入社区倾听百姓呼声,制定规划方案时充分吸收居民意见和建议。我市新通车的快速路西北半环芥园道周围宜君里社区的居民呼吁,修建过街人行天桥,刘荣得知群众的要求后,自行先去实地考察路况,察觉拟建的天桥出口临街底商的经营者会有不同意见,果然,这些经营者表示反对建人行天桥,刘荣与同事商量确定,建人行天桥确有必要,目前暂缓。南开区比邻路的群众就附近建路形成生活噪音反映到市规划局,刘荣叮嘱同事,先看现场,了解实际,她耐心地向上访群众解释,赢得他们的理解。
针对基层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刘荣经常深入现场和建设单位,想方设法予以解决。2010年,她先后带队赴市水务局、城投集团、津能集团、电力公司、燃气集团等12个单位服务,共协调解决各类实际问题36项。她注重服务的实效性,建立跟踪机制,一抓到底,确保问题件件有落实。
刘荣高度重视办理每年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她把这些建议提案视为珍贵的群众的嘱托和百姓的心声。她提醒办理人员反复研究,或请代表委员来,面对面听取意见的缘由,认真答复,使每位代表委员满意。一个建议和提案的回复,就是一个规划方案。她对每个有关市政设施的回复仔细审读,字斟句酌,虽最多不过三页纸,但她一遍又一遍地修改。
为了进一步提升规划的公信度,刘荣积极探索市政工程公示制度,深化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的同时,有效监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预防与遏制了违法建设的发生。
心里装着群众,民声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湮没你。正是因为刘荣坚持规划工作涉及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谋福祉,她的付出和努力才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基层单位的好评。
忠心爱心关心难成孝心
刘荣工作的特点是雷厉风行、执行力强,工作效率以小时甚至以分钟计算。报件阅批一般当日事当日毕,不过夜。去年10月,市政府领导提出治理外环线与津汉路交口拥堵的意见,刘荣闻讯后通知市规划局市政处处长郭力君限时从蓟县赶到现场,她带领规划编制人员逐一查看点位,离开现场后又直奔市规划院,摊开图纸,大家集思广益。他们反复研讨,提出了大范围根治津汉路拥堵的思路得到市领导的肯定,一周之内市规划局拿出方案,市政府领导一次通过,列入2011年全市二十项民心工程。
刘荣说,把忠心献给了事业,爱心献给了社会,关心献给了同事,信心留给了自己,惟独把孝心献给父母老人存有遗憾。提起家庭和亲人她总是心怀愧疚。2011年,年过七旬的父亲患心脏病做支架手术,作为老人唯一的女儿,因工作繁忙未能在身边陪伴。婆婆生病期间,为了不影响刘荣,瞒着她自己一个人去医院输液。家人的理解成为她全身心献身事业的动力和后盾。
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刘荣自己的身体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经常是每天工作结束后,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回到家中不想说一句话。有时夜里咳嗽无法入睡,只能和衣而眠。尽管这样,第二天她仍然准时到现场。
2007年,刘荣在开会回局机关时将脚摔伤,造成骨裂。当时正是全市二十件民心工程刚开始阶段,她打上绷带,拄着拐杖坚持在第一线,让同事推着她坐轮椅上电梯,来到办公室。在此期间,涉及二十件民心工程之一的津港高速公路项目前期需要与津南区政府协调。同志们劝说她脚有伤别去了,但刘荣却说工程不等人,关键时刻自己不能退下来。她赶到津南区,在同志们的搀扶下一步步挪到二楼会场。对常人来说,二楼不是很高,而对于脚摔伤不到一周的人来说,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她坚持着,所有到场的同志都深受感动,协调也很顺利,工程项目方案最终确定。
2008年春节前后,刘荣连续发烧咳嗽,但这期间也正是我市当年二十项民心工程和迎奥运环境整治规划设计最紧张的时刻,她一直带病加班加点,春节也没有休息。经常是到医院看病后,立即赶回指挥部,连输液也挪到晚上。
几年来,刘荣说不清有多少个公休和节假日放弃休息,却对天津的道路桥梁如数家珍。“行政为公莫怕吃亏,为民造福莫怕吃苦。”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市政基础工程常说是人们看不见的、埋在地底下的丰碑,刘荣不图名利、虚职实干,无怨无悔。
为官清正廉洁甘当表率
领导干部,群众面前是公仆,工作当中是表率,反腐斗争是利剑。刘荣始终以正确的政绩观要求自己,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工作上高要求,生活上低标准。在干净用权、抓好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不为配偶、亲友谋取任何私利,切实当好廉洁自律的模范。
她以身作则,服务基层单位从不在对方处吃拿,更从不卡要,一次正值中秋节前夕,她带队到一家单位上门咨询,临走时对方送上月饼条,刘荣当场拒绝,说:我们谈工作可以,帮助解决困难更是份内的事,要送东西,咱们就免谈。她时时提醒自己:做人要坚守住底线。
刘荣分管市规划局市政处、城建档案馆、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信息中心,她在各部门明确了廉政责任落实机制,平时经常与分管干部进行廉政教育谈话,敲响警钟。
她自觉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执行集体决策,做到制度之内“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牢记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杜绝违反廉政规定和制度的行为。
为了从源头抓好廉政,刘荣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先后组织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建设项目市政工程规划审查规程》、《管线综合规划审查规程》,修订了《天津市地下空间信息管理办法》、《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移交管理办法》和《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利用办法》,正在组织制定《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既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又减少了规划管理中的自由裁量权,为廉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这就是刘荣,在我市规划部门,一位“拼搏忘我、心系群众”的好公仆,一名以“廉政为舵,勤政为帆”的领航人,她必将在天津城乡规划事业发展热潮里,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为胡锦涛总书记所期望的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