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区党组织:基层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负责讨论和决定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重大事项,对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人选推荐、述廉述职、绩效考评、财务审批、集体资产监管等重大事项负总责。
村(居)自治组织:基层社会管理的主体,依法开展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民主自治活动,办理社区自治事务,协助行政事务,反映社情民意,吸纳社区内知名人士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协商、决策。
社区服务中心: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的窗口,协助政府委托的人口户籍、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城管建设、国土规划等各项服务,确保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已覆盖南海所有村(居)。
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理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关系,承担公共服务的经费供给,其资产、现金流接受集体资产管理平台、集体财务监管中心的监管。
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民间团体,政府通过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搭建孵化培育平台、设立专项资金,扶植一批公益慈善、居家养老、便民服务、医疗卫生等社会组织。
特约评论员龙建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这是南海正在下的一盘大棋。南海每落一子,总是让人感叹:既出乎意料,又理所当然。现在,南海又下了一手意义深远的妙棋。
几天以前,南海组建了全省第一个城乡统筹部。这个名称显得陌生的部门将从社会管理入手,牵引南海从城乡二元分割迈向城乡一体化时代。昨天,南海又一鼓作气,将桂城、大沥、狮山原先所辖的7个办事处撤并调整为5个“社会管理处”,这亦是广东基层政府中第一次成立这样的职能部门,其定位和它的名称一样,以社会管理为己任。
这一招妙在哪里?首先是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2005年1月,南海把17个镇街变为8个镇街,但机构“减肥”却不能“减人”,否则区划调整的阻力就会很大。南海只好把被撤销的镇街更名为“办事处”,名义上是区属,但实质上又是委托新组建的镇街管理。地位和定位都有点尴尬,运作起来也不是很顺当。而今组建的5个“社会管理处”明确直属镇街管理,在历史遗留问题迎刃而解的同时,也顺势形成了扁平化的管理格局。此乃一绝。
其次是引发镇街社会管理的路径变革。一直以来,中国镇街的头号任务是经济建设,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民生诉求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风险源”。作为直面这一“风险源”的基层政权,镇街一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课题——— 创新社会管理。尽管它们事实上一直在进行社会管理,但多头管理的结果是力量分散、效率不高,其专业水准更差强人意。南海创造性地设立直属镇街的社会管理专门机构,无疑是镇街社会管理的路径变革。简政强镇也因此拥有了全新的坚实支点。这又是一绝。
第三是打通了社会管理的城乡“断头路”。南海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第一枪率先从农村打响“村改居”“政经分离”就是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南海战役”两颗熠熠生辉的信号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共同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体。局面打开之后,南海随即发起第二轮冲锋,组建城乡统筹部,并与南海区委农村工作部、南海区农林渔业局“三合一”,统筹城乡发展。而第三轮冲锋就是在区和村之间组建镇街的“社会管理处”。至此,社会管理的城乡“断头路”已经彻底打通。这样的“三点一线”,也宣告南海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业已成型。这当然又是一绝!
为广东开道、为中国探路,注定是南海的宿命。而历史上的南海,总是一个出经验的地方。历史还在继续,创造的传统始终被一代代南海人继承和弘扬。南海力量之所以长盛不衰、奔腾不息,秘密就在这里。
而今,经济的南海已经功成名就,社会管理的南海正在破冰起航。纵使风高浪急,但南海从不畏惧。一旦南海人能够像善于经济管理一样善于社会管理,南海明珠必将大放光芒、耀眼神州。那时,丹桂大地将诞生一个传说——— 最岭南、醉南海。(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知名时事评论员)
专题撰文胡智勇贝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