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华社记者陈文广
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召开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电视电话会宣布,6月20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切实解决公路违规设站、超期收费、收费标准偏高等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6月15日《人民日报》)
公众有关取消公路不合理收费的呼声已有多年,如今终于有了“高分贝”的五部委指令,让人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指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却是担忧,有网络调查显示,近七成网民对此次专项清理工作能否取得效果表示怀疑,与此同时,全国清理收费公路首日即有媒体曝出4个收费站仍在乱收费,更有媒体直指清理道路不合理收费行动在各地遭遇阻力重重。
不可否认,“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公路收费政策对于推动我国公路路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当初国家财力薄弱特定国情下的选择。但是,当出现不少公路超期收费、通行费标准过高、物流成本高昂而引起群众意见较大的时候,不少地方还将“收费还债”当成公路“免责招牌”,这就显得很不合时宜了。
高速公路不合理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对公路收费有利益的需求和驱动,一些地方政府把收费公路当作“印钞机”舍不得放弃。一些部门和地方无视公路姓“公”的本质,面对上级部门的三令五申,依然我心我素,一方面降低了政府文件法规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层出不穷社会问题。想想,这些年被揭露出来的公路系统腐败案件还少吗?公路乱收费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是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将它清除掉的时候了。
据了解,国家五部委将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实施、依法清理、标本兼治、全面规范”的原则推进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由此可见,地方各级政府依然是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只有地方政府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舍弃自身不合理的利益眷念,并将其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才能破除“政企不分”的机制弊端,还国家政策制度的刚性,切实维护好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系列评论之一
清理收费公路,先拔几个“钉子户”
公路乱收费之所以难以整治,很大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把收费公路当成了摇钱树,印钞机。据报道,投资11亿6500万元的首都机场高速,仅2004-2007年就收费18亿多元;南京机场高速14年总收益就达28亿元。取消收费路无异于割他们身上的肉。
系列评论之二
公路收费超标50%,都谁“不像话”
对于被曝光的事实,江苏省相关部门勇于承认,物价部门负责人“太不像话”的表态,确也中肯。然而,面对如此收费乱象,我们还是得追问一句,14年“想收就收”期间,到底都有谁“不像话”?
系列评论之三
让超期收费站“下岗”咋就这么难
如今,这四家超期收费站,就是检验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行动的试金石。要想在全国全面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行动,不妨就拿这四家单位开刀,拔掉这些“钉子户”,让其它超期收费站有所警醒和忌惮,同时也让民众看到希望,消弭日渐受损的政府公信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