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举行的同时,60余家企业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海河教育园区公共实训中心现场招聘,上演了一场人才“争夺大战”。记者在招聘会上看到,不少获奖选手由于没来得及制作个人求职简历,便手持获奖证书直接与招聘人员进行沟通。招聘会上企业共提供岗位近130个,主要为电子信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修、机械制造设计类,其中尤以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岗位、电工电子技术等岗位需求最为旺盛。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岗位月薪都在3000元以上,而5000元月薪的岗位达三成之多,其中薪酬最高的信息安全技术岗位月薪达到5400元。
山西二等奖选手:高薪让我意外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学生郝海龙、谈子玉拿着刚刚获得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项目的二等奖证书,在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台位前毛遂自荐。谈子玉告诉记者,本次大赛能拿二等奖很兴奋,明年就要找工作了,特意来招聘现场看看天津这边企业的情况。郝海龙说:“我的学长们毕业后月薪一般在2000元左右,三星给出了5000元的月薪,令我十分意外和惊喜。大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我希望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争取留在天津工作。”
企业:招大赛选手望成技术骨干
此次招聘会上,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计划招收2名汽车应用与维修人员。该公司招聘科副科长耿建告诉记者,作为企业观摩团,他在比赛过程中看到了选手们的表现,“选手们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动手能力与思维清晰度超乎了我的想象。今年首次招聘,我们提供的岗位不多,下次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加大招聘力度。”谈到企业提供的岗位待遇情况,耿建表示,3000元的月薪比应届本科生还要略高一点,同时对于招聘进来的外地选手的户口、住宿等问题也会给予解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到大赛现场进行揽才,人力资源处业务主管崔自强说:“这三年,大赛无论是组织水平、硬件设施还是参赛选手的素质都在逐年提高,这也坚定了企业坚持每年来招聘的信心。”崔自强告诉记者,企业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定位是希望他们作为技能型人才,最终成为技术工程师,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对话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人才标志 是能力非学位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本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表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限于教育领域,而是强国富民的战略。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和高技能的人才。要使我国在全世界产业链中从低端走向高端,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依靠少数的创新人才是做不到的,需要更多的是高技能人才。
鲁昕表示,职业教育只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而不代表层级。人们应当认识到,并非博士、硕士才算人才,人才的标志是能力而非学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人才,而非廉价劳动力。
鲁昕还透露,教育部即将出台《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探索建立包括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职业教育体系,尽快解决当前中职与高职脱节的问题。要做到中职和高职统筹规划,为中职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渠道。在职业教育内部,要科学布局,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多元化。
调查
“高级蓝领” 市场很抢手
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技工荒”成为本市乃至全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劳动力市场“高级蓝领”人才奇缺,技能型生产岗位人才难求。根据本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反馈,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供求比例在1:10左右,高级技工“身价”超过本科生和研究生。“高级蓝领”已成为人才市场最为抢手的“香饽饽”,职业教育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目前,天津市共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26所,在校生14.5万人,约占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有招生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119所,在校生近20万人,占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近50%。在省部级重点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已占70%以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这几年,全市企业新充实的技术工人94%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今年3月,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7所职业院校首批进驻。按照规划,园区内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园区内院校之间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行岗位技能培训包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一体化教学,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进驻园区的职业院校将分别围绕航空、电子、现代制造、精密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进行新一轮的专业重组调整和有效整合,围绕本市特别是滨海新区支柱产业,建设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食品生物技术等一批重点专业群。同时,国家西部民族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质量检测评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重大项目陆续落户园区。
“十二五”期间,海河教育园区一、二期建设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博物馆等6个国家级项目建设将基本完成;全市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将控制在30所以内,中等职业学校调整控制在50所以内;高水平建设18所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骨干院校)、25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15所优质特色学校;重点建设80个实训基地、200个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2500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职业院校专职、兼职教师比例逐步达到1:1。此外,本市还将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逐年增加各级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
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职教”品牌的辐射效应日益凸显,天津将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模式,示范全国。记者 邢珊 见习记者 彭未风 摄影 记者 姜宝成 刘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