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本报刊发报道《滨海外贸企业高薪难求才》,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和家长纷纷打来本报滨海热线询问,如何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充足的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顺利就业。教育界人士和人力资源专家指出,解决国贸专业毕业生与企业对接问题还需双管齐下。
南开大学商学院团委书记马然接受采访时表示,国贸专业的毕业生要提前做好“功课”。马然表示,在校国贸专业的大学生们,如果想在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首先必须学好专业课程。其次,应争取利用寒暑假到外贸公司实习。“一次很好的实习或许能提供一个留在企业工作的机会,即使不被录用,在实习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也会增强在应聘时的竞争实力。”此外,国贸行业有很多资格证书,如外销员、报关员、国际商务师等等,在校学生可以登陆人事部相关网站进行查询、了解,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做好准备。
滨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李佳升指出,很多外贸企业根本没有耐心去等待大学毕业生从“生”到“熟”,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培养新人。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这种不要博士、硕士,只要“战士”的想法,成为造成企业招不到人的主要原因。企业应该担负起一定的培养人才的责任。例如,企业可以在大三大四的在校生中,选择一批志愿从事国际贸易的学生入企实习,帮助其尽快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熟悉企业产品和世界范围内该产品的供需关系,以此作为职业技能实训。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资格不充足的问题,企业可以为学生“指路”,帮助其考取入职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产学结合,从而为大学生毕业顺利进入企业铺好路。(记者袁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