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22日晚,一场特殊的告别演出在天津耀华滨海学校的小礼堂举行。来自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学生们拨动手中的贝斯、电吉他,奏响电子鼓,拿起麦克风,大声歌唱。
再过几天这群孩子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上学了。在这最后的时光里,他们用舞蹈和歌声向天津人民表达感激之情。动感的节奏和高亢的歌声感染着台下的观众。
很难想象,一年前,这群孩子甚至不知道他们手中乐器的名字。
2010年9月,来自玉树地震灾区的500多名学生来到天津耀华滨海学校就读。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摆脱地震阴影,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天津市各界爱心人士纷纷献策解囊,不但解决了孩子们的吃住和学习问题,还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朱经白,天津市天使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校长。在一次带领玉树孩子们欣赏音乐会的时候,他发现了这群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和渴求。
“他问我这是什么乐器,我当时就一愣,他们对这些琴都不认识。然后我问他们想不想学乐器,他们说‘我们不敢想’。”孩子的回答深深地刺痛了朱经白的心,他当时就决定要让这群孩子和天津孩子一样享受到正规的艺术教育。经过了解,这500多名学生大多有学习音乐的强烈意愿。
经过多方努力,100多件乐器很快到位,同时一群由“80后”“90后”的年轻人组成的志愿者教师团队也迅速组建。
在天津耀华滨海学校的帮助下,朱经白带领志愿者教师队伍组建了吉他队、小提琴队、手风琴队、合唱队、舞蹈队等10多支队伍,其中合唱队的规模更是达到了300多人。一周一次的艺术训练课程让这群玉树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得到迅速提高。短短一年的时间,这群孩子从连基础乐器都不认识的灾区少年,变成了如今在舞台上互飙琴技、舞技的小才子、小才女。
14岁的才仁拉毛原来一直不知道自己会唱歌,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参加了合唱团。现在,她已经是合唱团里小台柱子;电脑作曲班的几名同学用短短一天的时间创作的歌曲,让专业人士都赞叹不已;电音组合迅速成长,在舞台上已经俨然是一支成熟的乐队。像这样的成绩和例子还有太多太多……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家乡的消息传来,新的校舍已经盖好了,孩子们可以回家了。回家的渴望和对天津的留恋让孩子们既兴奋又难过。这一晚,他们要以自己的演出,答谢这些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
精彩的演出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与喝彩,很多志愿者老师激动得红了眼眶。演出结束后,孩子们和志愿者老师抱在一起,分享最后的相聚。志愿者老师们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印成册子,发给每一个孩子。13岁的更求拉增在志愿者老师王淳的怀里悄悄哭泣,她告诉老师,她会永远记着这段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