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弊与反作弊
考场上永恒的“猫鼠游戏”
自从考试制度诞生以来,由考试应运而生的作弊与反作弊之间的这场较量就一刻没有停止过。今年高考作弊与反作弊又有新高招。巧克力、纽扣、腰带扣成了新型作弊工具,更“雷人”的是,“内裤式接收器”在网络上热卖。
今年武汉市62个考点2106个考场全部建成标准化考场,远程电子监控实现了全覆盖。在武汉市国家教育考试视频指挥中心,可查看所有考场和试卷保密室的实时监控,考生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考后所有考场录像将回放审核,一经发现考生违纪作弊,将按程序处理。
今年许多考场都安装了摄像头,讲台上摆放着英语听力播放机、手机信号屏蔽仪、金属探测器和身份证识别仪等设备。
手机信号屏蔽仪是方形,插电后很快可以让考场内手机信号全无;金属探测器像一把宝剑,打开开关,在身体四周扫描,可以很快检测出手表、手机、钥匙等物品,甚至皮带头和衣服上的铆钉都可以引起报警,十分灵敏;今年新增的二代身份证识别仪,形状像方盒,插上电源即可识别身份证是否真实,防止考生代考、替考等作弊行为。
新型作弊手段一览
眼镜式信号发射器:将微型发射器装置在眼镜腿中,用微型开关控制。
口香糖式骨感发射器:只有口香糖大小,可以放在口腔内,通过牙齿震动控制信号发射。
专用作弊矿泉水瓶:与普通瓶子外观一样,但底部是个LED显示装置,当水喝至三分之一水位处时,水面就会折射出瓶底的信息。
近年高考作弊大案
2008/浙江永康2008/江苏滨海2009/山西忻州2010/甘肃靖远2011/广东汕头2011/甘肃天祝
2008/浙江永康
该地出现最大高考无线电作弊案,有超过30人牵涉其中。其中21人涉嫌在场外发送作弊信息,9名考生涉嫌接收信息,并有3人涉嫌提供“试题答案”。
2008/江苏滨海
江苏滨海县3名女生将纽扣大的微型摄像头藏在胸罩里,与场外“枪手”配合作弊。5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提起公诉。
2009/山西忻州
忻府区公安局破获一起利用高科技工具舞弊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1人在逃。这7人中4人是在校大学生,1人是中学教师。
2010/甘肃靖远
当地发现的使用高科技工具作弊的高考考生数量为7人,考生的成绩已经依照有关规定判为零分。最后,向这些考生销售作弊器材的团伙被打掉。
2011/广东汕头
汕头考生陈某,于当年高考的语文考试时,他私藏手机逃过监考人员检查,夹带手机进入试室,并在监考员发放试卷后,趁监考员不注意,用手机迅速将语文试题拍摄后对外发送。
2011/甘肃天祝
甘肃武威市天祝县一考点抓出两名高考作弊考生。根据调查情况显示,这两名考生的皮带上携带有一显示系统。考试过程中,考生通过显示系统进行作弊。
声音:根治作弊需推进考试的社会化
政府一年比一年加大力度反作弊,然而高科技作弊的手段仍层出不穷,仍有人不惜以身试法。昨日,记者连线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他称,要治理高考作弊,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从根本上改革考试组织,打破考试的行政垄断,推进考试的社会化。
首先,应该加强考场秩序的管理。
今年我国不少地区建立了标准化考点,对整个考场实行实时监控,同时将高考录像保存一段时间,这是强化考场秩序管理的措施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在考场秩序管理中,引入除教育考试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监督,比如人大机构、纪检监察部门等。
其次,应该对考试违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肃问责。
应建立司法机关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事先由教育部门自行调查,再视情节移交司法机关调查。众所周知,不论是考题泄露,还是考场出现里应外合的作弊事件以及群体性作弊,教育考试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由教育考试部门自身进行调查,是不合适的。
再次,从根本上改革考试组织,打破考试的行政垄断,推进考试的社会化。
我国“国考”的权威性是由行政许可所赋予,考试本身并不面临竞争和考生的选择,这造成考试就是频频出现安全问题,也不影响考试的地位。因此,考试组织者只会对上级管理部门负责,而很难考虑考生的权益。有的地方考试部门不启动对作弊的调查,或者对作弊进行粉饰,也是出于这种原因。因此,要根治考试作弊,需要按国家教改的精神,明晰政府与考试组织者的关系,即“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探索建立考试的市场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