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昨天本市召开的第八次殡葬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本市将加快建设公益性骨灰堂、殡仪服务中心等殡葬服务设施,引导群众将治丧场所移出家庭,到殡葬中心集中办丧事,移风易俗避免大操大办。
会议提出,今年本市将按照每个乡、镇(街)建设1个骨灰堂的标准编制全市殡葬设施发展规划,各区县出台本级殡仪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和实施方案,明年确保各建成1个示范项目。其中,在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内规划5个市级殡仪服务中心和7个殡仪服务站(到2014年建成3个殡仪服务中心和7个殡仪服务站)。其他区县都要建设本级殡仪服务中心,新城镇建设规划要作出相应配套。
到2014年,各区县要力争建成1个殡仪服务中心,殡仪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的地区,群众集中办丧事总量要达到30%。本市将依托殡仪服务中心,规范居民丧事行为,减轻丧属负担,解决丧事扰民、滋生封建迷信行为等社会问题。
会议还提出,今后本市将继续大力推广海葬、植树葬、环保生态葬等骨灰消亡方式,力争到2014年建成1个示范性果林墓园,开辟植树葬生态专区,安葬数量较上一个三年提高50%。倡导推行20年最长骨灰存放期,动员群众尽早实行骨灰由保留到消亡。根据国家提出的“不保留骨灰者骨灰撒海等服务”免费,有条件的地方为低收入家庭身故者遗体运送、火化以及安葬等提供补贴等政策,本市将尽快出台不保留骨灰的海葬、植树葬、生态环保葬免费政策。(记者李晶实习生史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