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美“轮”美奂的轮滑世界,合肥小伙子熊恺翔现在是无比幸福,因为轮滑,他收获了爱情;因为轮滑,他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同样因为轮滑,他闯出了名气,从合肥走向国际。10月下旬,因为亚洲轮滑锦标赛的举行,合肥掀起了一股轮滑热,我们身边的轮滑爱好者也引起关注。
三年里他从菜鸟升级为高手
也许是因为名字中带有“翔”的缘故,熊恺翔说能够体会到飞翔的感觉是他十余年如一日对这项运动保持兴趣的原因之一。
对一项事物的喜爱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现年28岁的小熊之所以喜欢上轮滑是源于七八岁时被中央电视台的轮滑集锦节目所深深吸引。“那时就觉得这个节目非常好看,轮滑非常好玩。”在他自己成立的“狂热轮滑俱乐部”里,熊恺翔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与轮滑的情缘。
而真正开始接触、玩熟轮滑这项运动是在他的大学时代。2001年,小熊考入安徽大学。大学正是一个勇于探索实现梦想的青春时代,喜欢就去做!熊恺翔就是这样。当年他托朋友从北京带回一双轮滑鞋,价值三四百元。“那时合肥的业余轮滑运动还没有开展起来,想买一双专业一点的轮滑鞋还比较困难,现在方便多了,合肥轮滑俱乐部有三四十家。”
大一开始练轮滑,大二在学校内组建俱乐部,大三就出去参加各类比赛,在自己的爱好天地里,熊恺翔很快就完成了从“菜鸟”到高手的“三级跳”。“开始没人教,我就从网上搜索轮滑的各种视频,然后自己跟着学。学会后就教同学。”从自己的这一个“点”,到安徽这一条“线”,再到安徽的许多所学校。“安徽有57所大中专高校,现在成立轮滑俱乐部的就有40多所。”青春、健康、时尚的轮滑运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熊恺翔说,开始只是他和同校的学生玩,后来发展到很多所学校的学生一起玩,于是这群有着轮滑这个共同兴趣爱好的年轻人就帮着科大、安大、安农大等学校一家一家成立俱乐部。
在轮滑的世界里,熊恺翔终于不再是一个人在奋战。
“轮”上的爱情分外浪漫
鞋子、爱情和俱乐部这些事物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却构成了熊恺翔的全部生活。
“从开始学轮滑到现在,我已经穿坏过几十双鞋子了。”熊恺翔向记者介绍说,玩轮滑所需要的装备包括鞋子和各种护具,但最重要的是鞋子。专业的鞋子性能好但穿上去不怎么舒服,于是,在玩了10年的轮滑后,2010年,熊恺翔花了三四千元钱,根据自己的脚型尺寸,特意订做了一双鞋子,而让他比较得意的是,鞋子上印上他玩花式轮滑动作的一个身姿。“订做的鞋子性能好,穿着又舒服。”熊恺翔说,而据他介绍,在合肥的众多轮滑玩家里,为自己订做专用轮滑鞋的不足10人。
也许会让小熊得意一生的是,他因为轮滑收获了一份完美的爱情。在记者的追问下,熊恺翔透露了他的这份甜蜜。今年5月份,熊恺翔和女友步入婚姻的殿堂,而他的妻子正是他通过轮滑认识并追到手的。2003年,熊恺翔在轮滑玩家中已经小有名气,而头脑灵活的他那时开始卖起了轮滑鞋和护具。一天,一位低他一届的小师妹找他买了一双轮滑鞋,当时熊恺翔也没想到,他的浪漫爱情从此开始。“她买了鞋后不会滑,我就教她,慢慢地两个人就熟了。”尽管在谈起这份爱情时,熊恺翔不愿透露太多,但记者仍能感受到他话语中浓浓的幸福和满足。两个越来越熟的异性经常在一起,互生情愫就在情理之中了。于是,他们开始踩着轮滑鞋相恋了。因为爱好而收获爱情,熊恺翔无疑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我对轮滑非常着迷,到现在也是以轮滑为中心。”熊恺翔说,因为太喜欢轮滑了,他与女友也出现过感情上的波折。但爱情哪能没有考验,最终他们俩幸福地牵起了手。
闯出名堂“滑”向国际
熊恺翔的轮滑世界里不仅有自己的爱好和爱情,还有一份打拼的事业。
从业余轮滑界的一名“小菜鸟”,升级为高手,小熊用了三年的时间。从2003年起,熊恺翔开始出去参加各类轮滑比赛。尽管轮滑运动不是奥运会项目,也非全运会项目,但是在民间,却发展得越来越火热。“中国大概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轮滑运动,到了2003年的时候,全国比赛已经很多了。”小熊说。在他的俱乐部里,专门有一个橱窗,里面展放的都是他参加各类比赛所获的证书和奖牌。2004年,熊恺翔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当时比赛总共就设置三个项目,他全参加,一下拿了一个第一和两个第三。
熊恺翔在那次比赛中认识的朋友都是全国各地的轮滑运动的推广者,这也给了他一些启发。于是在毕业后他并没有像其他众多学子一样四处奔波找工作,而是在校外成立了一家俱乐部,从此他完成了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在这几年的发展中,他的俱乐部几经易址,现在已搬到安大东门旁边。“我现在主要做儿童教学、大学培训和承接一些商业演出,另外,我还拿到了三四个轮滑器械的品牌的代理权。”熊恺翔的俱乐部已经越来越火。
2005年,熊恺翔还完成了从玩家向裁判的转变,“当时上海有一个自由式轮滑国际裁判培训班,我就去参加了,获得了国际裁判的资格。”现在,国内国际的轮滑大赛中,经常出现他执法的身影。而让他高兴的是,前不久他在合肥举行的第15届亚洲轮滑锦标赛上,也当上裁判。“在家门口能做上洲际比赛的裁判也不容易,因为合肥的轮滑运动开展与其他不少地方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现在合肥玩轮滑的,主要集中在儿童和大学生这两个群体。”
现在,虽然不以选手的身份参加比赛了,但他的轮滑圈子却越来越大。因为轮滑,他的交友范围已扩展到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北、新加坡等境外之地。
28岁对于很多人来说,青春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成家立业渐渐磨平了曾经的激情与梦想,但熊恺翔却因轮滑而有着一颗充满激情的心。
□本报记者李京鹏/文高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