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巡查时,夏俊辉发现一个闸口出了故障,马上通过对讲机通知控制室处理。符超军摄
近日,广州BRT被选为联合国“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这是BRT为广州赢得的又一世界级奖项,其中也离不开400多名一线员工的点滴努力。记者走进BRT石牌桥站,为读者还原一名早班站长的工作轮廓。
凌晨4点多就起床上班,每天在早高峰的2个小时里,80后站长夏俊辉需要在站台往返服务,大概要走上7公里。“不同工作都有不同的累,在这里我很充实。”夏俊辉说。
凌晨4时摸黑上班
凌晨4时42分,天还没亮,家住员村的夏俊辉揉了揉还有点朦胧的双眼,便骑上单车赶去上早班,沿路只有稀疏的路人,蜡黄的路灯映在马路上,他甚至可以听到自己踩单车的声音。此时的广州城显得格外宁静美丽。
大约20分钟后,夏俊辉到达了BRT石牌桥站,这是广州26个BRT站点之一,位于天河路与天河东路交界,南北面各有3个子站,大约有20条公交线路经过。这几年来,周围矗立起了万菱汇、太古汇等商业中心,人流猛增。
停好单车后,夏俊辉进入站务房打卡签到。5时25分,所有班组成员到齐,召开班前工作会议,布置工作和注意事项。随后大家各司其职,夏俊辉作为流动岗,在站台循环走动,检查站台各项设备设施使用情况、清扫地面等,其他4名站务员则检查票箱、机房设备等。
早上5时50分,从广州火车站开来的第一班车B2线驶进站台。“请不要跨越黄线!请先下后上,注意脚下安全!”夏俊辉适时提醒并引导乘客上下车。7时,夏俊辉回到站务房休息,简单交接工作后抓紧时间出外吃早餐。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
公交车鱼贯进入石牌桥站,形形色色的人员从拥挤的车上下来。早上7时30分左右,客流早高峰如期而至,站台上乘客密密麻麻。
夏俊辉再次来到站台,一会儿指引乘客乘车、接受咨询问路,一会儿提醒乘客不要扶靠安全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记者了解到,整个BRT石牌桥站长250米,每天在早高峰2个小时的时间里,夏俊辉大概需要在站台往返15次,合计行走约7公里,他不仅要为公交车、乘客提供服务,还要注意站台内的设备使用情况,如广播是否正常播放、喷雾风扇是否正常运行等,以便及时报障。
过了高峰期,夏俊辉可以稍微放松一下。9时30分后,属于客流平峰期,他坐在站务房里,负责检票岗的工作,引导乘客投票,同时聆听着进站乘客问讯及站台的动静。
中午只有半个小时休息和吃饭时间,夏俊辉饭后继续回到检票岗值班,直到14时30分,中班的同事过来接班,早班班长把本班同事集中在一起总结一天的工作,传达公司的最新资讯,随后大伙儿一起打卡下班。
“有压力,但很充实”
自2010年2月广州BRT开通后,就有众多像夏俊辉这样的员工在岗位上挥洒着汗水,造就了BRT的快速、高效及环保。据统计,目前BRT站台一线员工达400多名。
在工作中,BRT的一线人员还会遭遇不理解。“受气肯定有,压力也肯定有,但不管到哪里都有不同形式的累,关键看自己怎么看待,怎么释放。”夏俊辉坦言,尽管工作辛苦,但自己收获很大。
一些乘客的感谢或好评会给夏俊辉带来成就感。帮助乘客找回失物、帮助小孩找到家人,这些工作都让夏俊辉感到很有意义。“我过得很充实,不是混日子,继续努力吧。”
南方日报记者胡良光通讯员关仲明林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