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萨曼·拉什迪
英国作家萨曼·拉什迪的印度祖产官司历经35年后终于结案。印度最高法院本月初裁定,拉什迪应按他父亲1970年签署的协议出售祖产,但要求买主按市价付款。
A
旧协议
拉什迪凭借1981年出版的《午夜的孩子》,荣获英国文坛最高奖项布克奖。但他因1988年出版的小说《撒旦诗篇》引起极大争议,甚至受到死亡威胁。自2000年起,他在美国生活。
拉什迪家在旧德里公民路区有一处祖产,包括一栋单层房屋及其所处一块大约4500平米的地皮,围绕这块房产的出售协议,拉什迪家与买房者经历35年的诉讼拉锯战。
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拉什迪的父亲阿尼斯·艾哈迈德·拉什迪1970年12月将一半祖产出租给时任印度国会领袖比库·拉姆·贾殷,几天后与后者签署协议,将祖产以37.5万卢比的价格卖给贾殷。
按照协议,贾殷支付5万卢比作为定金,希望等待阿尼斯·艾哈迈德·拉什迪取得所得税完税证明后支付余款。
由于拉什迪家已经移居,双方除了支付定金以及后来关于余款支付信件交涉外,协议一直未能完成,双方通信于1972年中断。
B
拉锯战
协议没有完成,两家陷入长期官司纠缠。1977年,贾殷在一家初级法院发起诉讼,要求法院命令拉什迪家执行协议。1983年10月,法庭支持贾殷主张,裁定贾殷家可以在支付余款32.5万卢比之后,获得这处房产。
拉什迪家就此提出上诉。28年后,即2011年10月,德里高等法院裁定,贾殷家不能要求将这处房产过户到他们名下,但要求拉什迪家返还贾殷家的5万卢比定金并支付每年12%的利息。
在长期诉讼拉锯战中,贾殷和拉什迪的父亲均已去世。但贾殷的后人决心拿下这块房产,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而拉什迪据说几次试图卖掉祖产。
最高法院本月3日作出终审裁决,支持贾殷后人的主张。最高法院两名大法官说,1970年12月的协议文字表述清晰,原告贾殷只需要支付5万卢比定金,在原房主完税后支付余款。
最高法院推翻高等法院裁决,支持初级法院判决。法官说:“我们对此案毫无疑问,1号原告(贾殷)一直准备和愿意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的责任,被告(拉什迪)未履行合同。”
C
高房价
输掉官司,也许对拉什迪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经过42年后,这块房产价格已经上涨数十倍,按市价卖掉房产不算亏。
法官说,尽管没有发现原告方对执行协议没有过失,但“时间久远”和“房价高涨”成为落实1970年协议的制约因素。
按照裁决书,法官要求被告方履行卖房协议,但原告方需要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支付。
这块房产地处公民路区,位置如今属于黄金地段,总价估计已经升至8亿到10亿卢比之间(约合1400万美元至1800万美元)。
最高法院要求德里高等法院迅速评估拉什迪祖产市价,以便贾殷家支付余款。
(新华社今日上午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