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西青区人民法院张家窝法庭法官方文鹏
参加工作21年,方文鹏一直在和老百姓打交道。群众的诉求,他清楚;群众的疾苦,他感同身受。近年来,在方文鹏审理执结的案件中,没有一件超审限,没有一件发回重审。别人问他有什么工作秘诀,方文鹏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审理婚姻家庭类案件往往很困难,但我相信,只要真正为当事人着想,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杨某与前妻离婚多年,唯一的儿子归前妻抚养。离婚后,杨某嗜酒成性,经常酒后到前妻家闹事,严重影响了前妻的正常生活。见儿子已长大成人,杨某又到法院起诉,以自己丧失劳动能力为由,要求儿子对其尽赡养义务。
受理此案后,方文鹏经过走访了解到杨某和前妻积怨很深,双方矛盾一时无法调和。经过他的耐心工作,杨某的儿子同意先将杨某暂时安顿下来,但安排在何处又成了一个大问题。为此,方文鹏自费在一个小旅馆为杨某找了间房,让他暂时住下来。之后,方文鹏又反复做杨某的思想工作,劝其戒掉酒瘾,过正常的生活。同时,他还找到杨某原来的工作单位,通过积极协调,为杨某办理了低保。渐渐地,杨某被方文鹏的言行所深深打动,不仅成功戒掉酒瘾,而且改善了和儿子的关系。在方文鹏的调解下,杨某主动撤诉。
“调解是消除双方积怨,化解矛盾纠纷最有效的方式。相对判决而言,调解需要法官付出更多的心力。但为了真正做到案结事了,自己多做一些也是值得的。”
近年来,随着张家窝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老房子拆迁后身价倍增,由此引发的家庭财产纠纷逐年增多。此类案件往往当事人众多、亲属参与多、家庭积怨深,证人之间、证人与当事人之间都存在着亲属关系,给法官审理带来很大难度。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方文鹏通过亲情的感召,尽量使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协商解决问题。
刘家六个儿女为老人留下的一间平房争得不可开交,在法庭上把几十年前的“旧账”翻出,几人互不相让,情绪都十分激动。虽然方文鹏对几名当事人进行了说服教育,但收效甚微。为了找到突破口,方文鹏绞尽了脑汁。一天晚饭后,他看到正在播放电视剧《家产》,讲述的正是几个儿女为了老人的房产而反目,最终在亲情的感召下尽释前嫌的故事。于是,方文鹏立即给几名当事人打去电话,向他们推荐这部电视剧。没想到,这个方法确实有效。没过几天,六名当事人就主动到法庭申请和解。
“作为一名法官,要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企业和群众,促进社会和谐。”
在审判业务之外,方文鹏坚持能动司法,注重审判职能的延伸,积极为辖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帮助企业建章立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辖区内原有的几家镇办企业在改制后,出现大量劳动争议纠纷,造成企业领导一方面要组织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要抽调人员协调或进行应诉。方文鹏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与企业领导进行座谈,帮助分析查找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方文鹏认为企业改制前管理松散,职工待遇、工资标准没有以合同的形式进行固定、完善,加之规章制度不健全,最终导致职工离职时与企业发生矛盾。对此,他建议企业重新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工资标准及奖惩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多年来,通过和群众的频繁接触,许多人都对这名心直口快的法官有了很深的印象,大家也都十分信赖他。由于工作上的出色表现,方文鹏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并被市高院评为天津市优秀法官、记个人二等功。(天津政法报 宋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