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被誉为天津生命线的引滦入津工程至今安全运行30年。记者昨天跟随2013年津沽环保行采访团来到于桥水库和尔王庄水库采访获悉,本市通过创新管理思路、多措并举保护引滦水源,使引滦安全输水保障率始终保持在100%,让津城两大“水缸”更洁净,市民饮水更放心。
采访团首先来到白庄子生态湿地保护区,这里杨柳婆娑,芦苇起伏。“这儿与水库水底连接,建湿地能够净化水库水质。”于桥水库管理处副处长程君敏告诉记者,作为于桥水库水质净化的纯天然工程,湿地保护区约1700多亩,种植了芦苇、蒲草等多种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氮磷、消解营养盐、涵养水源等。整个库区共有三个大型湿地保护区,约占库区周边三成面积,成为库区自然环境处理效果显著的“净水器”。程君敏说,蓟县于桥水库是本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同时也是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水从滦河引来后首先流到蓟县,经过防护林清理后,直接流入生态湿地,进行天然处理。目前水质达到二级饮水标准。
尔王庄水库是本市的备用水源,于桥水库的水每天都要途经尔王庄水库进入市内。记者在潮白河明渠看到,至少12个村的民房距离护网不足10米,但少有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现象。原来村道每隔一段距离都放有两个大垃圾桶。“可别轻视垃圾桶,它改变了村民以往随意丢弃垃圾、污染水库的习惯。”管理处工程管理处科长靳长亮对记者说,管理处在村里修建了垃圾池、排污沟等环境基础设施,截断污染源,聘请村民担任环境监督员,共同负责水库环境管理。此外,管理处还与水利部共同开发了预警系统,在水库内采集水样后,30秒内就能把各种数据传送到信息中心,可以预知水质的变化,从而实现一周至两周的时间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