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图为吴晓明和同事在检查天然气管道。马明摄
天津北方网讯:新春佳节,本应和家人团聚,但中海油天津LNG项目的工作人员们依然奋战在工作一线,24小时坚守岗位不停歇,确保天然气安全供应,为津城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大年初三,早上7点多,当记者来到位于南疆港的中海油天津LNG项目中控室时,生产运行部接收站经理吴晓明和同事们正在电脑前,认真注视着各种监测数据的变化。他告诉记者,“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吴晓明指着电脑屏幕说,“安全高于一切!我们必须24小时对压力、温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出现问题就得立刻通知前方检修,马虎不得!”
时针指向8点,规定的巡查时间到了,记者换好专业的阻燃、防静电工作服和鞋子,戴好安全帽,跟随吴晓明来到浮式储存气化装置码头对管线和设备进行检查。“这些直径很粗并有保温材料保护的管道里面就是液化天然气,温度将近-162℃,要从800米外的码头通过管道输送到浮式储存气化船‘安海角’号,经过加温气化后再通过管道输送出去,”吴晓明说,“必须经常巡视,第一时间对有渗漏风险的管道阀门进行紧固,一旦出现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采访中,阵阵海风吹过,不一会儿记者就被寒冷的海风打透,而吴晓明和同事们却手持测爆仪在认真地检查,丝毫没被寒冷的气温干扰。在一处高风险阀门连接处,他先靠近听了听,接着仔细看了看,用鼻子闻了闻,还是不放心的他又用手摸摸了背面看不到的地方,确认没有问题后,才结束了这个点位的检查。“有时光看是不行的,还有听、闻、摸,这样才能万无一失。整个接收站的管道总长度将近几十公里,各式阀门和法兰接口上千个,我们几组巡查队伍必须要24小时一一巡检,一般每2小时一次,有时还要加密巡检次数,甚至半小时就得走一趟。”吴晓明说,“虽然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但能让天津老百姓们用上清洁的天然气,再辛苦也值了!”
天津LNG项目经理朱闻达告诉记者,中海油天津浮式LNG项目作为国家试点清洁能源工程和天津市重点工程,自去年12月10日正式供气以来,已持续为天津市供应了8000多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清洁能源。项目一期将实现折合天然气30亿立方米的供应规模,可替代约400万吨标煤,极大缓解天津地区大气污染带来的环境压力。我们还将推进后续工程建设,为天津输送更多的清洁能源。(记者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