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2014年高考考生6月23日可以查询成绩,考生和家长们马上就要进入填报志愿的阶段。本市考试教育咨询专家郭琨提醒,虽然现在是公布成绩后再填报志愿,但也要避免一些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一:家长大包大揽为孩子做主
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家长对考生选择志愿加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任由家长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就难免出现偏颇。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应该是一名协助者而不是一名决策者,在给出中肯建议的同时,要充分听取孩子的想法,最好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
误区二:仅以专业名就做填报判断
一些学生和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需要注意辨别。其实,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不了解内涵的专业,一定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登录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甚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贴吧里、论坛里发帖求助。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给填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误区三:在家读二本不报外地一本
近几年,不少综合实力非常强的“211工程”院校或者综合性院校,因为所处地域较为偏远的关系,其投档最高分不如与自己综合实力不相上下的热门区域院校的投档最低分。在此情况下报考这些院校,在保证录取的前提下,还能在专业选择方面有很大优势。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一些家长和学生不愿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读一本。其实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更好的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