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3月10日是陈官屯镇大集,早上八点钟,静海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就携带着各种技术资料赶往陈官屯镇。汽车还没驶离静海县城,中心种子管理站农艺师刘德利就接到了一位农户的咨询电话,询问棚室里的大葱出现了干尖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办。除了分析原因,刘德利还把一些防控技术详细的告诉了咨询的农户。同行的几位技术人员介绍说,现在他们的电话都对外进行公布,农民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进行咨询。八点四十分,早春的陈官屯大集上人非常多。技术人员摆起了咨询台,悬挂上宣传标语、展牌,一摞摞的技术资料刚刚拿出来,赶集的人们马上就围拢了过来。
静海县每年都会举行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也都会在总结历年农民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适时增添新内容。比如去年,他们制作了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挂图,方便各乡镇的农民根据当地的土壤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生产。今年,他们又编印了农业信息网络应用宣传读本,重点向农民介绍、传授农业网络方面的知识。静海县农业广播学校校长刘永军介绍说:“从近两年开始吧,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是一个新型的话题,农民通过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往外发布产品供销以及技术信息的一些需求,得到网络上的支持,互联网技术作为农业发展上的一个新的引擎,可以将来给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一个更好的平台。”科技赶大集活动从三月九日开始到十八日结束,技术人员将深入静海县的林海循环农业示范区、龙海产业带、中草药种植区等传送技术,解疑答惑,零距离为农民开展服务。刘永军说:“其它的这几种形式是贯穿于整个的农作物生长期,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整个一年吧,各种形式的侧重会因为农事活动的不同,或者品种应用的不同,还有关键时间节点的一些关键技术,会有针对性的具体采取哪种措施,哪种措施比较好一点儿,哪种措施更能接近农民,更易于农民接受,我们就采取哪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