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区调解员的故事
今年以来,河西区各个街道社区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广大基层调解员从解决邻里、家庭“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入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邻里和睦,为居民群众创造舒心、顺心的生活环境。
刘敏:“您家的事我包了”
今年年初,在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尖山街郁江南里社区调委会主任刘敏代表本市20名“最美人民调解员”作了题为《情系人民调解,坚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发言。刘敏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0余年,化解了社区里的矛盾纠纷近千件,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摩擦冲突,居民们亲切地称她为“文明使者”和“社区和谐的调和油”。
郁江里社区有居民1000余户,老年人居多。在旧楼区改造过程中,区政府免费为居民更换老旧下水管道。康大爷老两口年逾八旬,行动不便,就以身体不好为由不配合,使工程进度受到影响。楼里其他居民对此很不满。刘敏立即入户做老人工作。起初老人情绪抵触,屡屡出言不逊。刘敏不急不躁,耐心地跟他们拉家常,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拉着二位老人的手说:“您二老放心,身体不好、家里没人都不要紧,我就是您的家人,就像您的儿女一样,有我们在,一切都能帮您解决。”这番话缓和了两位老人的情绪,他们说:“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想换,只是我们老了没有那个精力重新收拾屋子。”刘敏一看老人松口了,就趁热打铁说:“只要您答应更换,其他的事我包了。”老两口终于被她的真诚打动。管道顺利更换后,刘敏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到老人家中,和邻居们一起打扫屋子,恢复了原样,康大爷老两口很满意。

陈俊卿:家庭和睦的“专家”
天塔街宾水南里社区居委会调解主任陈俊卿,自2012年接手该项工作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社区的调解工作,化解了邻里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的矛盾,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社区7门有一住户,姑姐与兄弟媳妇之间的矛盾一直僵持不下。兄弟一家三口原与和公婆同住一个偏单,公公患病长年瘫痪在床,平时都是婆婆、儿媳及其儿子一起照顾公公。去年婆婆突发心脏病去世,照顾公公的事就落在他们夫妻二人身上。兄弟媳妇失业在家,丈夫上班,孩子上高中。基于这种情况,两个姑姐当时表示将其父亲的工资本、身份证交到兄弟媳妇手中。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该家庭,婆婆去世不到半年,兄弟也因心脏病发作突然离世,兄弟媳妇受到了很大打击。几个月后,两个姑姐来到居委会,请求居委会帮助她们要回其父亲的工资本及身份证。陈俊卿于是找到了兄弟媳妇杨姐。杨姐和她诉说了自家情况,自己快退休了,两个姑姐急不可待地想要回工资本。可是她们不管照顾公公,给工资本坚决做不到。陈俊卿就先为杨姐找工作,解决其生活困难,为杨姐娘俩办理了低保,并劝说她生活有了保障,应把公公的退休工资本还给姑姐。同时,她又劝两个姑姐看在侄子的份上把父亲的工资拿出一部分给杨姐补贴家用。几经周折,这个家庭的矛盾终见缓解。
杜颖:认真解决居民诉求
越秀路街爱国里社区调解主任杜颖,把自己全部的热情全部融入到了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她注重加强学习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自己,真情对待群众的每一个诉求,为维护社区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前不久,爱国北里发生了群体事件,杜颖及时赶到现场调解,经过耐心工作,成功化解。该社区9门一户居民家的下水管道多次堵塞,污水跑冒,每次这户居民都挨家挨户通知,别往下水管倒水,可是每次都没有人重视,依然如故,导致她家脏水流满屋。更让她生气的是疏通管道的费用,只有她家自己承担。为了让楼上住户不再倒水,该户居民私自将自来水上水关闭,导致一个楼栋的居民一周没有水吃。关了水截门后,楼内居民对此意见很大。在两个多小时的调解中,杜颖反复耐心的做双方工作,终于使他们对调解的结果达成了一致。杜颖建议,大家一起出钱一次性把年久失修的管道给更换了,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平江南里调解员:与群众知心贴心
调解工作实践让友谊路街平江南里社区的调解员们深深地感悟到:只有用真情搭起与居民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做居民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更有效地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稳定和谐。
前不久,居民张姐哭着来到居委会,反映被邻居李大哥家养的狗咬伤了腿,张姐的儿子情绪也是十分激动。调解员一边安抚一边查看张姐的伤情,和家属带她去打狂犬疫苗。为防止事态发展,把张姐送回家后,调解员立即和片儿警一同来到养狗的李大哥家。听说自家的狗跑出去咬伤了人,李大哥立刻说:太抱歉了,给你们添麻烦了,看病花的钱由我出。后来一听民警说要处理他家的狗就急了。调解员不急不躁地说道:李大哥,这不单是钱的问题,这宠物虽说很招人喜爱,可它兽性未改,总咬伤人,这潜在的隐患不容忽视,今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谁都不好说。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您的邻居家养了一条爱咬人的狗,咱家有老人又有孩子,您说您的心里踏实吗?一席话说得李大哥的火气小多了,但就是不同意把狗处理了。此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看来得另想办法。回去后,经过分析,大家认为,只有给狗妥善安置好了,才能说服李大哥。他们联系了一位收养流浪猫流浪狗的爱心人士,然后再次来到李大哥家。一进门,调解员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哥,我知道您和这小家伙有感情,有些不舍,这不,我们给狗狗安置了一个新家,条件很不错。再说了,您儿媳妇怀孕在身,家里养宠物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李大哥虽说还有些不舍,但最后还是忍痛把狗送走了,随即又买了些营养品,在调解员的陪同下一起看望了受伤的张姐,两家人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