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北辰计划做好京滨城际北辰站配套设计,规划建设一批商场星级酒店,开发北辰郊野公园北运河旅游观光带。
实现“一区三基地”
从北辰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获悉,未来五年,北辰区将实现“一区三基地”,即:先进制造研发转化聚集区,首都高端要素转移承载基地,城市建设管理改革实验基地,现代物流产业基地。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内资到位增长16%,外资到位增长12%,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指标。
“十三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区级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70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
转型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2016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两化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智能制造研究院、“互联网+”工业设计研发中心和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培育1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打造小巨人企业升级版,实施“小升高”“小壮大”“小做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20家、小巨人企业30家,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开展领军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工程,完成300家企业转型升级,创建5个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创6个市级名牌产品和10个驰著名商标,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保持全市前列。
深耕首都资源,引进首都项目140个。推动34个、总投资169亿元的大项目加快建设,在建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大北环铁路货运场建设,建成海关监管场所,与自贸区共建保税仓库、展示中心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促进进口商品直营中心项目落户。
落实金融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等新型融资业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直融,集聚更多金融要素,切实防范金融风险。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十三五”末
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500家,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杀手锏”产品达到35个,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坚持工业做强,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500亿级现代医药、300亿级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发挥大北环铁路货运场集疏辐射功能,打造多式联运国家级陆路港现代物流基地,推进陆路港开放口岸建设。引导制造企业向产业链的研发、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商场、星级酒店等高档商业商务设施,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48%。
民计民生拓展城乡建设新空间
2016完善提升总体规划
编制地铁接驳系统、重点地区交通组织、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做好京滨城际北辰站点周边和重要入市口、主干道路两侧城市设计,搞好地铁上盖业态策划。加快实施京津城际地区综合提升工程,启动天重二期、中储等11个重点地块开发和北辰文化公园、北福岭公园建设,开工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
继续推广“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提高物业管理达标率。建设2个社区“微型养老院”和2个农村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试点。完成朝阳市场搬迁,新建2座标准化菜市场,加快放心早点专供点建设,方便群众生活。
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区新文化馆、新图书馆建设,提升改造基层文化设施,镇街文化中心和村居文化室达标率超过50%。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郊野公园、西部生态旅游区、东部都市渔业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举办区首届旅游文化节。
“十三五”末
北辰区将加快推进智慧北辰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共建共享工程。建设区新文化馆、新图书馆、运河仓廒文化博物馆、桃花寺文化园、文化展览展示中心等地标性文化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大做强“五大文化品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资源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区
2016持续改善农村和社区环境面貌
提升改造乡村公路20公里,完成10个村道路硬化,推进自来水管网建设,创建10个示范清洁村庄、6个美丽社区。
实施大规模绿化美化,提升8条道路、5个桥区、20个社区绿化水平,完成新老外环11公里绿道建设,启动郊野公园二期规划建设,新增和提升城市绿地38.8万平方米,造林绿化5000亩。
整修京津路两侧楼体立面,打造色彩协调、大气亮丽的市容景观。
“十三五”末
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北辰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开发北辰郊野公园、北运河旅游观光带和银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西部生态旅游、中部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东部都市渔业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片区,打造20个旅游景点,创建一批4A级、3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