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顶住美国压力 二十国集团约堡峰会通过联合宣言
· 市政府召开第91次常务会议
· 实现祖国统一 解放军时刻准备着
· 地铁11号线8号线完成重要节点 11号线一中心医院—水上公园西路双线贯通 8号线站内自动扶梯全部安装到位
· 缅甸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 今日津城晴转多云 明日有大风降温 请注意保暖
· 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正式落成 看看里面都有啥?
· 日本军事评论家:高市早苗涉台谬论严重背离日本民众和平意愿
· 银发经济注入发展新动能 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签约两大重点项目
· AI信创融合 共筑链群生态——2025京津冀信创产业集群对接交流活动在津举办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录)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7-31 10:46
 

 

  [中国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换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气候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前景都与之息息相关,关注气候实际上就是在关注我们自身的发展。每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争取走一条保护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6月4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紧接着6月14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出台。这一系列行动的背后,科技部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在国际上,节能与新能源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又将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欢迎作客今天作客中国网的嘉宾,他们是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先生,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孙洪副司长,还有一位是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负责人武平先生,欢迎三位光临中国网的现场。

  (2007-07-31 08:49:09)

  [中国网]:

  这个国家方案的出台倍受大家的关注,是几部委联合打出的组合拳,我们非常想知道,这个国家方案当中,科技部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

  (2007-07-31 09:16:13)

  [尚勇]:

  科技部是这个国家方案的参与起草者之一,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参加了整个方案的调研和起草过程。实际上这些年来,科技部一直把科技怎么样支撑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在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之后,1994年,我们国家率先出台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996年,这个战略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实际上,从八五、九五、十五整个计划中,我们都把环境保护、清洁能源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工作来安排。仅在“十五”期间,我们在863国家高科技计划,包括原来攻关计划和973计划,一共安排了25亿元,“十一五”,在整个国家安排中,更是把如何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来支撑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完成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2007-07-31 09:16:40)

  [尚勇]:

  现在已经安排经费将近50亿元。整个过程中,我们除了支持国家方案的出台,还根据这个国家方案制定了我们的科技专项行动。所以,科技部和有关部门联手,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怎么样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

  (2007-07-31 09:18:17)

  [中国网]: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个专项行动实际上是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科技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使命和责任?

  (2007-07-31 09:19:15)

  [尚勇]:

  应该是明确了中国科技界的使命和责任。因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来解决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行动,科技部作为中国科技管理的综合部门,我们有责任围绕着国家的战略目标,来制定这方面的规划和组织具体行动,集成国家的资源,攻克这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为国家方案的实施提供支撑。

  (2007-07-31 09:23:50)

  [中国网]:

  专项行动当中有一个工作重点,说是要采取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技术,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2007-07-31 09:25:22)

  [尚勇]:

  我们孙洪副司长就是参与这个方案编制和科技行动文件起草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请他回答一下。

  (2007-07-31 09:25:42)

  [孙洪]: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应该是为了支撑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附加方案。目前我们的专项行动一共有四大部分重点任务:第一部分是开展有关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比如说未来一段时间气候到底怎么变化,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模型进行预测,如何监测它;第二部分是有关减排技术的研究,包括新能源、节能技术的研究;第三部分,是应对问题的研究。气候变化现在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从我们国家也好,还是欧洲国家也好,极端性的气候事件都在发生,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对策应对这个气候变化的发生;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这四大方面的研究任务。

  (2007-07-31 09:26:08)

  [中国网]:

  研究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2007-07-31 09:29:18)

  [孙洪]:

  第一部分是重点和难点。未来几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气候到底是如何进行变化的,人类的活动对它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也就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仍然是全世界的科学家,也包括各个国家政府首脑关心的问题。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适应这个气候变化。你开头也提到了,气候变化实际上涉及到每个老百姓,涉及到每个单位,涉及到每个企业。气候已经发生变化了,作为每一个公民,每一个老百姓,每一个团队,每一个社团,都应该做出自己相应的努力,从自身做起,做自己应该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说节能,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来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作为企业来说,就要改变他的生产模式,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007-07-31 09:29:33)

  [中国网]:

  刚才孙司长提到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我看专项行动当中有一个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技术,这是一个专用的名词,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名词的情况?

  (2007-07-31 09:31:40)

  [孙洪]:

  燃煤锅炉等一些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二氧化碳。如何把这些二氧化碳收集起来,或者跟其他气体分离出来,避免对气候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收集起来,就要有运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运输,可能要采用压缩或者其他的高技术手段,才能运输。运输完了,如何应用,当然可以作为工业的原料应用,同时也可以把二氧化碳埋藏在地下,埋藏在海底,应用面是很广的,但是都存在着一系列技术方面的挑战。如果这项技术有突破的话,可能对整个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是一个大的进步。

  (2007-07-31 09:32:16)

  [中国网]:

  是工作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

  (2007-07-31 09:35:19)

  [尚勇]:

  我要强调一下,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做很多文章,但从科学上来讲,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是人类美好的理想,但是目前大部分还处于科学研究和实验阶段,很少能付之真正的应用。比如这次美国牵头发起了一个叫未来发电的计划,中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都参与了。这个未来发电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就是二氧化碳的如何捕集和如何封存,对此发达国家也都在进行科学研究当中。我们国家也已经安排了一些课题来研究。

  (2007-07-31 09:35:43)

  [中国网]:

  现在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的水平处在什么样的国际地位?

  (2007-07-31 09:38:45)

  [尚勇]:

  我国和国际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是基本还是同步的,特别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要实现应用,特别是大范围应用还需要时间,这是科技界一直追求的目标。

  (2007-07-31 09:39:25)

  [中国网]:

  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

  现在有一些外国媒体认为,温室效应中国是主要的污染源,您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2007-07-31 09:40:45)

  [尚勇]:

  这个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工业化过程一百多年来,大量的温室效应,即使按照西方自己的说法,也主要是工业化国家造成的。他们的产业结构是以重工业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排放率是非常高的。现在他们通过科技进步,整个产业结构升级,以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了。但是对我们国家而言,现在还是全面进入工业化的过程中,很多发展中国家才刚刚进入工业化的门槛,我们在这个时候发展肯定要消耗能源,肯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但是对现在的气候变暖影响是不大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积累造成的。现在关于机理问题科技界没有达成共识。前几天我刚刚看到一个资料,原来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叫IPCC,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最近有一个AIPCC,就是“非政府气候应对变化组织”。他们的结论是现在的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关联并不是太高,只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不评论这种观点的正确与否,但这说明科技界在世界范围内对此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对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到底机理是什么,发展趋势是什么等问题,我们和世界上的科学家都还在研究。我想说的是,造成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工业化国家应负主要责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些年来一直在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做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2007-07-31 09:41:19)

  [中国网]:

  所以他们的这种做法可能是有失公平的,只是看到了一个方面。

  欧盟八国提出了要在2050年减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我们有哪些科技上的突破,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作出努力呢?

  (2007-07-31 09:47:16)

  [尚勇]:

  这个目标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许多国家都认为需要各个国家携起手来,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大家都承认,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当然还需要解决政策法规等其他方面的问题。科技部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安排,比如刚才孙司长介绍的,一个是机理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怎么样通过科技进步来实现节能减排。国家提出了实现节能减排这个目标,但实现起来是有困难的,关键要看科技进步,我们安排了一些课题,怎么样节能,怎么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第二点,我们的能源结构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化石能源排放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发展清洁能源,包括煤的清洁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清洁利用,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2007-07-31 09:48:02)

  [尚勇]:

  再一个问题,对于一些温室气体排放比较多的行业,从技术上怎么样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关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技术,特别是空气的污染、水污染的治理。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使有些废弃物变成资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总而言之,我们对涉及到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系统问题,特别是针对当前最迫切的节能减排问题,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攻关,以及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在多个领域都安排了一些重点的科技工作。

  (2007-07-31 09:52:41)

  [中国网]:

  欧盟提出把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国家发改委的马凯主任说这种说法其实是缺乏依据的,科技部会不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呢?

  (2007-07-31 09:55:22)

  [孙洪]:

  关于把气温控制到升高2℃,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刚才我已提到未来一段时间,到底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何,平均气温能升高多少度,这也是目前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和关注的重点。

  (2007-07-31 09:56:19)

  [中国网]:

  我看了资料,说到2010年的时候,我国的汽车拥有量要达到一千万辆,这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想了解一下在国际上现在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什么样的状况?

  (2007-07-31 09:58:24)

  [武平]: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该说在全球的发展进程当中是一个主流的方向。现在提到节约能源,其中交通领域,特别是汽车占了很大的比重。为了应对全球交通领域能源的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清洁能源汽车。在上一个五年计划中,科技部专门设立了一个重大专项,投入八个亿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同时还搞了全国清洁汽车行动计划,主要是推广替代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的汽车。我们通过五年的努力,现在以北京、上海和重庆为代表的替代燃料汽车在我们的公交车、出租车中形成了很大的发展规模。在技术方面,特别是电池、电机、控制三大核心技术方面切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前年的法国清洁汽车比赛当中,中国的汽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十一五”期间,我们为了更好的应对中国能源的短缺,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围绕三款汽车,在未来三年时间内三款车上形成规模化的推广应用,特别是以世博会、奥运会为主要契机,把我们这几年的科技成果实现不同规模的展示和推广。

  (2007-07-31 09:59:36)

  [中国网]:

  刚才武先生为我们技术方面做了解答,请问尚部长,这些新能源汽车在生活当中推广起来难度大吗?

  (2007-07-31 10:02:47)

  [尚勇]:

  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它非常清洁,但是目前的价格还比较高。现在我们研究开发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降低成本。在推广过程中,我们普通百姓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大家总觉得这是新技术,它的可靠性如何?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推广使用清洁汽车,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政府首购和政府订购来推广这些技术。特别是这些清洁汽车不单是商业化的行为,它也是工业化的行为,对整个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比如说武汉市政府,他们通过政府采购买了一百辆公共汽车。还有明年的奥运会,我们大家就会看到奥运会上要大量使用这种清洁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这也是展示我们中国在推广清洁技术、清洁交通方面的决心,大家将看到我们这方面的成果。

  (2007-07-31 10:03:30)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稿源:中国网 编辑:马欣
中国从容应对气候变化 减排不看西方脸色(图)  07-06-11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精彩图片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热点评论 ·体育频道
2010年“成品家装”(图)
【专题】大型史诗电视剧《解放》
公安钢管园区治安分局积极开展夏季严打整治
港游客遭劫杀 中方要求菲律宾解释发动强攻原因
金镜头奖评委会:《挟尸要价》照片不存在造假
主帅留津休整 外援归国参赛 泰达迎来短暂假期
女排欧锦赛塞荷会师决赛 朱婷对手闪耀孤掌难鸣
外媒:权健也追安切洛蒂 卡纳瓦罗或将要赴上港
科技融入运动 水上公园铺设智能音乐健身步道
不止安切洛蒂!曼奇尼也是恒大主帅候选 里皮荐
·财经频道 ·娱乐频道
外媒全面评测魅蓝Note6:不可思议的千元机!
酷骑单车“火”了,左手网却意外蹿红!
9月25日开售 1699元起魅蓝Note6航海王限定版正式发布
易到国庆中秋出行预测 额济纳旗首登十大热门景区
易到联合创始人转行卖花
薛之谦事件持续发酵 娄艺潇昔年微博被指颇有深意
苏有朋斥周杰炒作:事情到此为止 还林心如清白
薛之谦好友:李雨桐把薛逼到绝境 希望她收手
坐实恋情?冯绍峰赵丽颖再被拍 同回家过夜
北交大学生公寓前现“共享校花” 学校:未经批准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