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狱后,淡出江湖
1991年,陈启礼出狱后风光极了。许多生意人抱着钞票争着和他合作,朱家训回忆说,客人排队找董事长(竹联帮都称陈启礼为董事长)谈生意,就像医院病人排队等着看门诊一样。
六年的牢狱生活,却使陈启礼和社会现实脱节,也降低了他早年敏锐的判断力。他疏忽了生意人找他合作,是想利用他的高知名度当招牌,在竞标工程时减少对手,在施工时避免兄弟找碴。何况也确有竹联帮的人进行围标,搞得工程界大乱,这些帐最后都算在他头上。
陈启礼介入工程,使得黑道围标流言四起,台湾政府被迫再度激活“治平”扫黑项目,首要目标就是陈启礼这个老大。
1996年,陈启礼再遭通缉,以后就避居柬埔寨首都金边市。岂料这一走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始终在警方的通缉黑名单上,陈启礼就连父亲去世也不敢回台湾奔丧,直到病故才能回到家乡。
很少人知道陈启礼很有生意头脑。陈启礼当年在学校主修工程,服兵役于工兵指挥部,进入社会之后从事的事业也与工程有关,所以他在金边就朝这个方面发展。
他很快就发现金边有不少法国人统治时留下的建筑,这些建筑都很美观、坚固,只是荒废了而已,卖价便宜是因为年久失修,因此他就便宜买进,然后找当地的承包商负责整修,他则亲自绘图、监工,然后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整修、转卖,就这样,居然也开始赚钱。
柬埔寨很热,率性的陈启礼在家多数时候光着膀子,在泳池旁泡茶待客,即使是柬官员来访都不例外。
陈启礼在金边的豪宅,终年宾客不断,很多时候也要招待朋友去酒店夜游,他同样不饮,也不找小姐陪坐,小姐自然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也就不敢像对待其他酒客一样了。不过陈启礼身处其中并无丝毫不自然,依然妙语不断,举座生风。他多半待二三十分钟便离去。
一生大起大落的陈启礼,注定不会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白发老头子。他在柬埔寨除做生意之外,并且热心公益事业,多次组织在柬台商赈济当地的贫民。
陈启礼经常带头举办赈灾活动。逢年过节,他就组织几家台商以及台湾医院到金边市郊的一个县赈济当地贫民。
前几年,陈启礼被诊断患有胰腺癌,病情不断恶化,不敢回台就医的他,只得待在香港医疗,直到2007年10月在香港医院病逝。竹联帮“精神领袖”、“江南案”杀手陈启礼终于走完了他64年的江湖人生。
陈启礼曾对媒体透露,一生最遗憾的事,是父亲过世,不能返台送终,恪尽人子之孝。陈启礼的一生足以让在黑道上打滚的江湖人,省思“歹路不可行”。
根据警方的推估,竹联帮拥有的枪支足可以武装两个旅。武器比台湾警员的武器还要精良,有各式手枪、钢笔手枪、超短冲锋枪、散炮枪与自动步枪,甚至还有土制火箭。
台湾最大的黑帮组织有三个,分别为竹联帮、四海帮和天道盟。其中最大的竹联帮是由一群外省籍中学生创立的,这在世界黑道历史上也属罕见。
被尊为“天下第一帮”的竹联帮,在全盛时期,帮众高达十余万人、七十多个堂口,并在东京、香港、东南亚与美国华人群聚的地方都能看到竹联帮的堂口与分支机构。
竹联帮叱咤台湾的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在“精神领袖”陈启礼逃亡柬埔寨之后,江湖威名逐渐被四海帮与天道盟遮盖过去。
直到2002年3月,台湾海巡署破获有史以来最大的枪械走私案,在一艘大型渔船上查获MP5、M16、冲锋枪等十多种长短枪共173支、子弹1万发和26枚手榴弹、1枚枪榴弹,“火力可武装一个加强连,”一位高阶警官强调,这才让人感觉到竹联帮拥有强大的实力。
竹联帮的崛起,可被视为一部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的仇恨械斗史,也与“精神领袖”陈启礼的一生息息相关。
1949年,籍贯江苏的陈启礼,跟随法官父亲落脚台湾台北县中和,经常受到本省同学欺负的陈启礼,每天下课的最大活动就是“与同学打架”,逐渐在外省同学与眷村圈中打响名号。
竹联帮的前身中和帮,势力范围涵盖中永和地区,帮众大都为外省人,但是在1955年时,帮主孙德培在一次纠纷中杀死了一名少年,最后遭到逮捕入狱,陈启礼也在这一个时间加入了帮派。
后来中永和一带以剩下的大哥和元老赵宁为首,在1956年6月召集帮众于中和乡竹林路举行大会,商量对策。由赵宁宣布,因为帮主孙德培的入狱,为了尊重帮主以及表示平等,决定不设立帮主一职,并且将中和帮残余势力统整共同组织“竹林联盟”,简称“竹联帮”。
由于陈启礼敢斗敢拼,立刻在竹联帮内部迅速窜红。27岁时候,又被大家共推为第一代帮主。1972年,陈启礼因涉杀人案件,被捕入狱后,仍然从监狱内透过总护法“白狼”张安乐遥控竹联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