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兵主义,竹联帮组织严密
陈启礼与张安乐再次把组织重新改革与制度化,分支改编为八旗制,并扩编成虎、豹、龙、狮、熊、凤、狼、鸟等分支堂口。在张安乐的带领之下,“新竹联帮”有了完善且精密的制度与稳固的基础,并且还提拔许多后辈,培养后辈成为独当一面的角色。
竹联帮的历任帮主都是外省籍,所以从帮规建制上,沿袭大陆青、洪帮的部分仪式,并订立帮规。
竹联帮内部等级森严,小辈必须绝对服从长辈,并设有多种残酷的刑罚,对那些办事不慎或违反帮规的人,轻则体罚、囚禁,重则殴打。组织内部,一律使用暗语、手语,并模仿过去大陆黑社会使用过的某些象征性行为,如端茶的姿势、烟具的摆放等特定符号,作为显示身份的暗语。
在当时,外省人在台湾算是少数族群,所以陈启礼在建构竹联帮的组织架构时候,采取“精兵战略”,以对抗本土地头蛇。
“初期,竹联帮打天下的时候,采用精兵制度。大家平时在一起,都是不停地拼杀上来,彼此的默契非常强。”社会观察家张友骅分析,竹联帮每一个堂很大,台湾最大的角头(黑帮区域领导人),大概才一两百人,一般的角头都只有五十多人,“可是竹联的一个堂就会到几千个人,堂主的权力很大,但又受到陈启礼的严格管制。”1968年4月,由张安乐主持竹联帮阳明山会议,将组织编制扩大,会中并规定日后各分支必须上缴“母金”,支撑竹联帮的核心组织发展。
竹联帮常常以少胜多,很快就以打架的狠劲逐渐在道上扬名,连其他一些大帮会都不太愿意惹他们。1960年春节,一个竹联帮成员在西门町被四海帮修理了一番,于是竹联帮向这个当时比竹联帮强大得多的帮派宣战,顿时间战火纷飞。最后警方强力扫荡树大招风的四海帮,四海帮被勒令解散。四海帮的地盘就被坐收渔利的竹联帮接管。
上世纪六十年代,赵尔文加入竹联帮。在他的领导下,竹联帮由一个以外省籍为主的黑帮蜕变为容纳台湾本省人的帮派。
经陈启礼的整顿后,竹联帮的势力更加壮大。在这一期间,竹联帮也逐步将武装现代化,与敌对的四海帮在1980年间,相继制造了杏花阁血案、天厨餐厅事件及法庭喋血等社会事件。
根据警方的推估,竹联帮拥有的枪支足可以武装两个旅。黑社会的武器比台湾警员的武器还要精良,有各式手枪、钢笔手枪、超短冲锋枪、散炮枪与自动步枪,甚至还有土制火箭。
树大招风。竹联帮在台湾与海外积极拓展恶势力范围,并且四处吸收新血,此一大动作马上引起政府的注意,1970年开始激活“一清项目”,动用八万警察大军扫荡竹联帮、四海帮与天道盟,四天之内把数百位的黑道老大一网打尽,不经过任何的司法审判,直接用直升机送到与世隔绝的绿岛监狱。
在政府执行“一清项目”之际,竹联帮由于组织架构采用精兵主义,只要警方逮捕一个堂口老大,旗下的数百位帮众顿时间丧失领导中心,组织瞬间瓦解,造成竹联帮势力锐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