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2岁的飘飘(网名)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为了体验生活她选择了摆地摊。“当时听人家说摆地摊很赚钱,弄得好比挣工资还高,可我一个月亏了300多元,不过还是很快乐。”飘飘说。
“哪里人流量大我就去哪里,临江门、观音岩、上清寺、四公里我都去过的。”飘飘说,她卖的东西都是自己精心从朝天门挑选的,都是女生衣服和包包,原来从不去朝天门的她为了摆地摊也硬着头皮去讨价还价,不过由于没经验还是被敲了竹杠,但最让她受不了的还是自己的东西被顾客嫌弃,“我都是精心挑选的,这样等于否定我的欣赏水平,当然受不了啦!”不过每当有顾客夸她东西好看时,她就高兴得不得了,还会主动便宜点卖给人家。
没经验、卖东西看人、心情好才去摆摊、又被城管查,就这样一个月下来,飘飘倒亏了300多元,不过她却很高兴,她说自己从这里面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两个外地朋友摆地摊的经营理念让她很受启发。“他们说要做专,卖有特色的商品,要会宣传,要保证老顾客,这让我感到摆地摊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以后我打算好好干,我的目标是开自己的店。”飘飘兴奋地说。
个案 3 网管建地摊论坛:“想建一条特色街”这些白领上班族和一般摆地摊的人不同的是,现在摆地摊不用单打独斗了,在网上已经有属于他们专门的论坛和QQ群,可以相互交流邀约,让更多的人有勇气摆地摊。重庆地摊联盟论坛的创立者杨志本是房地产公司网管,他想摆地摊却一直没有勇气,就和有共同想法的梁春一起建立了这个论坛,让摆过和没摆过的人能有个机会交流。
“我原来是想自己吸收些经验就自己去摆,哪知道论坛却异常受欢迎,现在已经有500多人在上面了,每天忙着管理论坛我已经没有时间去摆地摊了,不过却有很多网友下了海,有的还是开车去摆地摊哦。”杨志说,虽然自己不能摆地摊,但自己有了新的计划,就是把联盟组织得更完善,最好有统一化标志,让市民买东西更放心,在重庆建立起像台北士林夜市那样的特色街。(记者雍黎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