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屏蔽洋字母不能焕发汉语活力!——要提高公众的汉语意识,从日常用语这个源头注意维护汉语、中文的标准和活力,单靠屏蔽英文缩略词一举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无异于扬汤止沸。要知道,在今天的汉语中,许多词汇当年都是“外来词”或有翻译的影子,近的比如沙发、咖啡、巧克力等,远的比如番茄、葡萄、玻璃等。直接屏蔽洋字母,简单;但要找到能为公众喜闻乐见的汉语替代词语,说实话,不容易。因为既形象又简洁的译法,没有很高的汉语艺术水平,就算译过来也会出现“水土不服”,行之不远。 【点击观看全文】 |
| 词汇缩写不意味文化入侵,屏蔽反而说明对自身文化不自信——英文缩写词汇的进入中国和汉语词汇之中,有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份,就如“WTO”世贸组织和“GPS”那样,这类对特定事物的特色称谓早已深入人心,如此硬生生地割裂人们早已认知和使用的称谓,只会劳民伤财恐怕也不会因之挽救所谓的语言文化吧。更何况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化如中国的词语:“孔夫子”被外国人直接译为“Confucious”、麻将为“mahjong”、豆腐为“tofu”,更夸张的是中国的“风水”在外国人无法准确翻译的情况下直接被称为:“Feng Shui”。这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吧?如此一来,有关方面硬生生地“屏蔽”所谓的“NBA”、“CBA”就实无任何必要,体现的是文化传承的不太自信。【点击观看全文】 |
| 屏蔽英文缩略词无异于“词汇锁国”——强行屏蔽外来语,不仅会严重损害汉语的表达,而且会让中国人对新技术和新资讯的接受能力严重弱化,极大拉低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对外贸、金融、IT等领域打击巨大,iPad、ECFA,这些新词汇都缺乏相应的汉语缩略词,因此,在信息时代,屏蔽英文缩略词同于“闭关锁国”!由于频繁使用,外来语已经成为现代汉语的“新传统”,如“时间”,谁能意识到它来源于日语呢?A股、T型台、XL号服装,拉丁化的汉语词语便利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外来语只是现代化的骨架,并不是现代化的内容,只是西学的骨架,并不是西学的灵魂,骨架够大,营养不良,当代中国文化的窘境大概就在于此。窘境突围之路,不在于更换“骨架”,不能屏蔽实用价值很大的英文缩略词,而是在于锲而不舍地推进当代文化的重建,为中国文化补充现代人文的“营养”。【点击观看全文】 |
|
|
|
|
屏蔽缩略词是中国文化的救犊?
|
| 地球村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文化冲突或者说文化侵略就不得不成为与世界接轨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对于生命力极强的文化词汇,光靠抵制和屏蔽是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详细>> |
|
做好外语汉译才是有效的手段! |
语言是一个民族精髓的表达方式,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面对着语言交流高度频繁的现实状态,我们又该怎样保持汉语的文化独立呢?无可置疑,做好外语的汉译才是有效的方法。 详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