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任免近40名领导干部
涉及20多个政府部门及高校区县;专家认为将进入新一轮干部调整高峰期
昨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发布最新一期人事任免通报,共涉及近40名领导干部。本次人事调整,覆盖市委办局、区县局级主要党政领导干部,以及高校、广播电视台等单位。
今年已任免百余名干部
本次人事调整确定了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新疆和田指挥部指挥两个职位,分别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秦刚、原顺义区区长刘剑担任。
今年2月,秦刚由平谷区委书记,调任市委副秘书长,此次兼任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继去年11月,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兼任海淀区委书记后,北京进入了领导干部人事调整高峰期,且一直持续至今年。今年1月至2月,北京任免了94名领导干部;3月至4月,任免了34名领导干部。
远郊区县领导力量加强
初步统计,本次调整,涉及的政府部门多达20多个,另有通州、石景山、延庆、门头沟等四个区县,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四所高校。此外,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职位也有变动。
近40人中,除一些领导干部因年龄因素到任,其他人事调整仍呈现此前各次人事调整的特点:互动调整、交叉任职。
一些领导干部,从城区调整到远郊区县,如原石景山区委常委徐维功,调任延庆县委常委(副局级);从政府部门调整到高校,如原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郭广生,调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3月至4月的人事调整,半数以上涉及远郊区县。本次调整中,门头沟区、通州区的领导干部团队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
如门头沟区新增两名副区长:李昕、郑伟革;通州区副区长同样新增两人:崔志成,肖志刚。四人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或学有专长。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等专家认为,截至今年4月底,去年开始的人事调整高峰期本已接近尾声,但受城四区合并等因素影响,北京将进入新一轮干部调整高峰期。
近40名领导干部职务调整
-名单
姓名职务
张才雄任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
郑吉春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
免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崔文志免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职务
冯培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段建国免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职务
韩宪洲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
张连登免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职务
顾兖州免去北京市统计局党组副书记职务
免去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职务
刘绍武免去北京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职务
免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职务
王文杰任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
刘志远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
秦刚任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
刘剑任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新疆和田指挥部指挥,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正局级)
免去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常委、委员、区长职务
王文光任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委员、常委
陈志强任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副书记
徐维功任中共延庆县委委员、常委(副局级)
免去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委员职务
周光权免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职务
黄京平免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职务
王成国免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王友江免去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职务
肖士明免去北京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局长职务
郭广生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免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范伯元不再担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王旭东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
张继红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王文杰免去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职务
李成贵任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赵宏生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宗教事务局)副主任(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程二雁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主任(副馆长)
免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宗教事务局)副主任(副局长)职务
谭林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宗教事务局)副主任(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张巨明任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王晓东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台长
张晓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
王文光免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职务
李昕任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郑伟革任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崔志成任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肖志刚任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北京进入新一轮人事调整高峰”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人事调整还将以上下互动、区县互动为主流
-专家观点
昨日,分析此次人事调整情况后,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本轮人事调整与城四区合并具有一定相关性,“世界城市的首都定位、城四区合并、援藏援疆任务,这些都对北京的领导干部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汪玉凯认为,从去年底开始的人事调整高潮,以及昨日发布的近40名领导干部任免令,都在传递信号,“锻炼干部,用好干部,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以适应对北京领导团队的新需求。”
汪玉凯说,今后一段时间,北京还将进入新一轮领导干部调整高峰期,而人事调整还将以上下互动、区县互动为主流,“比如市级干部到区县任职;城区领导到远郊区县挂帅;一直主抓具体事务的领导到高校掌舵。”
解读北京官员任免:学者型官员“批量”擢升
在此次官员任免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学者型和专家型官员获得了青睐。比如新任市农委副主任李成贵,此前曾供职中国社科院农村政策研究室,熟悉三农工作;而新赴门头沟区就任的三位官员,也均有相关领域的专业或管理背景。官学互进,似乎正成晋升新路径。
李成贵(市农委副主任)社科院专家跨界从政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李成贵此次受命出任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试用期一年)。
李成贵此前的职务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
昨天,市农委一位领导透露,上周,李成贵已经向市农委报到。按照李成贵之前在公开场合的说法,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北京市农委挂职。此次调整让他再次走进市农委,但是级别却升了半格,从中国社科院的一位处级干部上调至副局级。
据介绍,之所以对李成贵有一年时间的试用期,一方面是因为级别上获得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从科研单位调至行政机关。试用期一说,属于官员任免常理。
长期的研究工作使李成贵成为一名三农问题专家,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软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等30余项课题的研究,其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10余部。此次调任市农委,他也因此被视为学者型官员。
陈志强(门头沟区委副书记)摄影出身的人文官员
多年前,时任北京市文联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的陈志强,应门头沟区的邀请前去采风,留下了一组优秀的风光照片,为宣传该区的旅游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后不久,陈志强便调任门头沟区委宣传部长,曾经的摄影专长因事务繁忙,不得不有所割舍,但其创新型的领导风格仍在延续。与陈志强共事的政府工作人员评价他,视野开阔,条理清晰,是一位实干的官员。
在不久前举行的区县创新论坛上,门头沟区宣布将投资10亿元,打造本市唯一的古村落古道文化创意产业区。同时,门头沟区也将加强古村落开发与保护,创造性地提出各村以村落资源为不动产入股,带动村民致富。这些大手笔的举措,都是在陈志强调任门头沟区委副书记后实现的,让人们充分感受到这位新书记的魄力。
李昕(门头沟副区长) “后奥运”的理学博士
在担任门头沟区副区长之前,李昕最为公众熟知的身份是北京市环保局副总工程师、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奥运期间,她经常需要回答西方媒体记者提出的极为专业的问题,甚至,她还出现在《Discovery》为北京奥运会拍摄的纪录片中,平心静气地解释那些检测数据是如何得来的。
奥运结束后的第一年,李昕依旧忙碌,仍有各路媒体不断前来采访,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组委会也多次邀请她去传授经验。
这一切,都与她科班出身的学术背景有关。这位理学博士在市环保局工作前,曾是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国际SCI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40篇,并主持编译了学术丛书,可谓著作等身。
专家认为,李昕是一名在环保领域具有专长的学者型官员,其调入符合门头沟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将有助于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同时,人们对这位女区长及其分管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民政、劳动保障事务,有着更多期待。
郑伟革(门头沟副区长)城建专业官员西进
在调任门头沟区副区长之前,郑伟革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角色是市住建委的官员。伴随一次次带有探索性质的热点事件,郑伟革以其在市政建设领域的专业,以及关注民生的情怀,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例如2007年在担任市建委工程质量管理处处长时,他直接参与制定《北京市预售商品住宅交付若干规定》,明确了购房验收程序,破解了购房人“先交钱后验房”的困境。
在同事眼中,郑伟革对于建设工程工作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对各项政策、预算管理都有深刻了解,是一位全方位发展的干部。
调任门头沟区副区长后,郑伟革将负责市政建设、城市管理、城乡建设和精神文明方面工作。这位高级工程师出身的学者型领导,因其主管的市政建设领域最为“民生”,注定将吸引人们更多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