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你就应该让座——一方面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这个角度说,以青年人为代表的强势群体给以“老弱病残孕”为代表的弱势群体让座是尊老爱幼的体现。另一方面强势群体给“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让座是当今世界通行的道德准则之一,在世界让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这样的基本道德,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实质上就是违反道德的行为,理当受到全社会的谴责。遗憾的是,由于道德的沦丧,强势群体不给“老弱病残孕”已经成为社会通行准则,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今天恐怕主要群体是刚刚接受这个最基本道德教育的广大小学生。也正因为长期以来,社会习惯了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使得老人拦车要座才成为新闻,引起全社会有良知的人的共鸣,当然也刺痛了少数人的神经。【点击观看全文】 |
80岁的时候,你也需要一个座位——警察管座位,假如以这种模式来处理“让座之争”的话,那警方是不是就要成立一个“让座协调小组”以专门管理此等物事?也就是说,当110来管让座之事的时候,道德约束也就已经失效,那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座位的争执,简直是道德之耻了。旧人给新人示范,新人给更新的人示范,道德如此,一切皆如此。那么,今天的80后90后们,所做的一切,又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人拦车,恰恰是一种警示性示范,给那些麻木的座客们以些许道德回归的刺激。而这些不愿意给白发老人让座的座客们,其实也是在给未来的“后们”以恶劣的示范。【点击观看全文】 |
尊老爱幼应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古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每个人都有年幼的时候,同时也必将慢慢变老。在传统美德和“由己及人”的理想框架里,尊老爱幼,既不应该成为高不可攀的稀缺资源,也不应该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鲜话题。毕竟从某种角度看,尊老爱幼其实就是尊重和爱护自己,应该内化于心,并变成行为自觉。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尊老爱幼或遥不可及,或渐行渐远,或时常落入道德教化的口水中,从根本上说或许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性地“不为”。“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如同后者,尊老爱幼在举手投足之间、一点一滴之中,皆可“敞开”与完成。【点击观看全文】 |
|
|
|
|
姑娘不肯让座 老人拍照片欲传到网上
大伯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站着,就要一个坐在照顾专座上的姑娘儿让座。姑娘儿不肯,大伯就给她拍照了。到了市一医院站,姑娘儿和她男朋友不让大伯下车,一定要他把照片删了,但大伯不肯,要把照片放到网上,姑娘儿和男友就报了110。
【点击观看全文】 |
|
小伙乘公交拒给老人让座 遭集体声讨
公交车上一对情侣因不愿给站在身旁的老者和抱孩子的乘客让座,和一位中年妇女发生争执,由于小伙子不让座嘴还凶,随后遭到半个车厢乘客的集体声讨。
【点击观看全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