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虽然是“十一”假期,但位于滨海新区的于家堡交通枢纽工地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昨天,记者通过钢管、铁板搭建的简易楼梯先后下到了位于地下21米的负二层和地下30米的负三层,在分不清白天、黑夜的工地上,施工24小时不间断,建设者们既要保进度又要保质量,在紧张而严谨的忙碌中度过了国庆节。
要建设经得起考验的工程
在负二层施工现场,虽然没有阳光,但灯光将整个现场照得如同白昼。当记者见到中建八局天津分公司交通枢纽建设项目的土建工长杨晨时,他正在用仪器检测一处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我们现在所处的负二层未来将有京津城际铁路与两条滨海地铁线经过,还有能容纳几百个车位的停车场和商业设施。”杨晨说,“这里不但深度大而且地下水很丰富,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质量和安全是最重要的,自开工以来于家堡交通枢纽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安全事故。”
24岁的杨晨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交通枢纽的建设现场,刚一年多。“我的工作包括协调多工种施工、严把质量、排除隐患、处理突发情况并进行技术监督。每天早上下去,晚上回地面,除去吃饭,基本都是在地下各工区之间来回跑。”一脸黝黑的杨晨说。随后记者跟随他逐个工作面进行查看,混凝土浇筑是否符合规范、厚度是否达标、钢筋的捆扎是否符合规范……每到一处他都仔细查看,他说:“在地下30米施工,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质量,我们要建设经得起考验的工程!”
24小时不间断施工
深达30米的地下,封闭的工作环境,无法扩散出去的噪音,施工造成的粉尘和废气……在没有阳光的世界里,对于施工队伍来说已经没有了白天、黑夜之分,为了保证进度基本是24小时不间断施工。这时一名工人跑过来报告,一根排水管断了,地下水外溢,情况紧急!杨晨查看现场后立刻联系有关部门,并组织工人抢修,不到半小时,险情就排除了。
随后,记者跟随他来到一处底板浇筑施工现场。一名工人对杨晨说:“工长,你昨天盯了一晚没睡觉,上午怎么又来了?”“我不放心,再来看看!”他说:“这里正在进行的底板混凝土浇筑总共有7000多平方米,从前天晚上开始浇筑到现在一刻不能停,目前已经完成近5000平方米,再有一天时间基本就可以结束了,这期间我们都不能懈怠。”
虽然家就在武清,但杨晨已经好久没有回过家了。这个国庆节,他仍然不能回家,要和工友坚守在施工一线。“我期待着于家堡交通枢纽赶快建好,京津高铁开进于家堡后,从北京到于家堡只需45分钟,我回家也更快了。”
采访日志
“深入”基层才能了解
以往的采访中,到过很多工地,但这么“深”的施工现场却是头一次。初到地下30米,有些紧张与恐惧,那种环境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工人们每天都要面对这封闭的环境,在30米深的地下,忍受着噪音、粉尘、废气。中午吃饭能上到地面见见久违的阳光,是他们最期待的事情。
真真正正地走下去,踏踏实实地沉下来,才能了解到最基层劳动者的生活。他们平实的语言、奉献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马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