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天津市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年度报告(201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本市高血压新发病例的发病率为256.43/10万,糖尿病新发病例发病率为194.68/10万,两个数字较前一年均有明显增长,这使得慢性病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就在本市新发患者加速增多的同时,由于注重日常健康管理,原有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却表现出优异成绩,高于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水平。
数字
《报告》显示,2012年,本市新确诊为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为256.43/10万,其中男性为281.34/10万,女性为231.25/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报告发病率为272.30/10万,农村为239.84/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相比前一年,本市高血压新发病例有明显增长。2011年,本市高血压新发病例发病率为166.38/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为159.52/10万,农村为173.55/10万。
在不同年龄人群中,65岁以上人口原发性确诊高血压报告发病率最高,为688.47/10万;45-64岁人口次之,为383.74/10万;15-44岁人群的报告发病率为99.32/10万,均比2011年大幅增加;10-14岁为1.11/10万,较2011年有了显著增长。
《报告》显示,2012年本市居民糖尿病新发病例发病率为194.68/10万。
2012年,本市居民糖尿病报告发病率从地区、年龄、性别和分型各方面都比2011年明显增加。城市居民糖尿病报告新发病例发病率为226.08/10万,农村为161.85/10万;男性居民糖尿病报告发病率为177.84/10万,女性为211.73/10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65岁以上人口糖尿病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89.49/10万;45-64岁人口次之,为272.95/10万。按病种分型统计可见,主要为2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为162.81/10,其中2型糖尿病中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6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382.51/10万;45-64岁人口次之,为267.46/10万;15-44岁为61.12/10万。
特点
新发病例明显增加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疾病监测科科长王德征介绍,从这几组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按照疾病特点,这两类疾病的男性患者均会多于女性。除此之外,本市的高血压、糖尿病新发病例呈现出了两大特点。
一是2012年度新发病例较2011年明显增加,它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本市早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有加速趋势,而老年人正是慢性病“突袭”的主要群体。同时,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市民盐摄入量过高、运动不足、喜欢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在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社会压力过大和空气质量不佳等社会、环境两大因素也增加了患慢性病的风险。“此外,新发病例明显比前一年增多,还与本市疾病监测系统监测能力增强有关。以前,本市是以卡片录入的形式记载并统计慢性病发病率,2010年后,本市的疾病报告数据均由居民的电子病历直接导出,信息化程度提升;同时监测系统的覆盖率正在逐年扩大,至今已基本覆盖全市,之前没有被记录到的地区的居民,如今也可以被疾控部门迅速捕捉到。”王科长说。
二是从《报告》可以看出,本市新发病例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王德征科长介绍,这是因为城市人群运动不足,能量的摄入与支出更加不平衡,患此类疾病的风险更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市城市、农村的高血压发病率都在上升,但农村地区上升速度更快,这同样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关。
本市调查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若想提升自身健康指数,最重要的就是日常对疾病的控制和管理。为了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本市自2008年开始实行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四年过去了,两类疾病的患者控制情况如何?本市首次对全市16个区县的两类疾病患者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
两病控制率全国领先
此次调查显示,本市两病总体控制效果良好,全市16个区县5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调查高血压管理人群3240人,其中1340名服务利用者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收缩压<140mmHg同时舒张压<90mmHg),控制率为41.36%;调查糖尿病管理人群3240人,其中1641名服务利用者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晨起空腹静脉血糖<7mmol/L或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10mmol/L),控制率为50.65%。
市卫生局社区处处长窦双祥介绍:“本市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经社区健康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达到41.36%和50.65%。如果以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为参照,要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那么本市两病控制率已优于示范区水平,在全国领先。”
超98%患者满意两病管理
本次调查显示,本市受访高血压管理人群94.57%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有随访管理的要求,94.94%受访管理人群每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免费体检,94.38%的受访高血压管理人群知晓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受访糖尿病管理人群92.19%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糖尿病患者有随访管理的要求,95.34%受访管理人群每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免费体检,92.65%的受访糖尿病管理人群知晓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服药。
同时,群众对两病管理满意度较高,其中天津市受访高血压管理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血压管理、高血压随访服务、免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分别为98.46%、98.49%及98.67%;天津市受访糖尿病管理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糖尿病管理、糖尿病随访服务、免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分别为98.92%、98.86%及98.76%。
多种因素影响两病控制
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控制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情绪因素知道并控制、随访次数、性别、患病时长;糖尿病控制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终身服药知晓情况、规律服药情况、BMI是否超重、超重因素知道并控制、性别、年龄分组、工作性质、管理时长、患病时长。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可控疾病
高控制率是如何达到的呢?市卫生局社区处副处长雷勇说,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后疾病可以明显得到控制。此次调查中一组翔实的数据,对这个结论做了完整的诠释。调查显示,在高血压管理调查对象中,对高脂肪饮食摄入、高盐饮食摄入进行改善的患者分别占90.59%、90.00%;患者中饮酒的人占19.48%,已经进行改善的占83.04%;患者中吸烟者占24.14%,已经进行改善的达68.67%;加强锻炼的有82.62%,57.90%的人群每周锻炼频次在5次及以上,锻炼的人群中40.04%锻炼时长在0.5-1小时。
糖尿病管理调查对象中,对高脂肪饮食摄入、高热量饮食摄入进行改善的患者分别占90.49%、87.47%;吸烟者占24.88%,已经进行改善的占68.61%;加强锻炼的人占81.91%,53.92%的人群每周锻炼频次在5次及以上,锻炼的人群中42.20%锻炼时长在0.5-1小时。
给予患者个性化治疗管理方案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慢性病检测结果显示,自2009年起,本市高血压、慢性病患者人数上升速度增快,截至目前,本市高血压患病率近四成,糖尿病患病率近一成。以高血压为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在侵害市民的身体健康。为了加强居民健康管理,今后本市将采取多项举措。
患者遵医嘱情况待改善 疾病管理需“因人而异”
市卫生局社区处处长窦双祥介绍,为了加强本市对两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将加强三方面工作。首先,由于市内六区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受访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群由二级及以上医院医生指导用药的较多,占总体的45.09%,但高血压管理人群各项遵医嘱情况均低于全市水平,糖尿病管理人群服药时间、服药剂量遵医嘱情况低于全市水平。可见,遵医嘱及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随访管理及体检等方面仍是难点及重点。未来市内六区将加强宣传,因地制宜地提高管理人群的配合度。
其次,本市将提高两病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两病患者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管理时,不能只单纯对管理人群强调服用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加强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还应考虑管理人群的差异,根据管理人群的性别、病程、耐受特点等,给予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治疗及管理方案。因此,未来本市将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培训,特别是村医服务群体,推广社区适宜技术,提高人员素质和整体技术能级,使其与社区群众日益提高的管理需求相适应。
最后,加强重点人群分类控制。调查结果显示,两病男性有效控制率均低于女性,体力劳动者控制率低于体力兼脑力劳动者,糖尿病管理人群BMI指数超重人员控制率低,因此这些是未来的重点控制人群。本市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将加强分类管理及控制,对这些人群积极进行宣传、指导及干预,提高其控制效果。
预防
减少食盐摄入
适当减轻体重
预防高血压、糖尿病与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疾病监测科科长王德征告诉记者,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过多地摄入含盐量过高的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摄入过量的食盐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阻碍血液的正常流通,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出现高血压现象,因此患者需要减少食盐的摄入,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为3到5克为宜。而且,肥胖的人要比正常人患高血压的概率高,低体重可使血压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适当地减轻体重能预防高血压的出现。此外,市民需定期测量血压,以便早期早防早治。正常成年人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35岁以上成年人提倡每年第一次去医院就医时测量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建议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
王德征介绍,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但与生活方式同样密切相关,除了遗传因素,身体活动减少及能量摄入增多而导致的肥胖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预防主要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控制了吸烟、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之后,约80%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40%的肿瘤可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