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场面很火,大约每天迎来8到10万人,相当于如今金街的日客流量。”“去食品街,是我第一次‘下馆子’。”“我记得食品街的烧麦特别好吃……”“那里是天津小吃的大全!”随机采访的信息中,透露着人们记忆中对食品街的喜爱之情。
经过19年的经营,天津南市食品街开始了最大的一次调整,这次改变是由表及里的。
从上周六起,进入食品街的新商户陆续开张纳客。8月份,焕然一新的食品街将整体亮相。
4000万元重装修 厨房厕所是重点
如果说19年前的食品街,令人们惊叹的是宏伟的建筑风格和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那么如今改造后的食品街则是从细节入手,更加突出人文关怀。
“今后来食品街不会像现在这么热了,街内已经安放了中央空调,保证全天候25摄氏度恒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食品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贤民介绍,现在消费者出来就餐对消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尤其对室内温度、卫生间、厨房等细节十分在意。因此,这些细节也就是此次食品街整体提升工程的重点。现在街内的新商户大多对这方面十分重视,有的商家虽然就餐面积不大,但卫生间十分宽敞整洁。原有的商户也在积极地改进设施。
1985年开业至今的19年中,这座明清特色的建筑在接受着时间的检验。不过,19年前的内部就餐环境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今年春节后,食品街开始了经营19年中的最大一次“变脸”。外部风貌仍然为明清特色,内部则更换围栏、石材等,并加装中央冷暖空调、现代化卫生间,以改善食品街的消费环境。
反映天津漕运景象的巨大浮雕将出现在食品街东侧的休闲广场,配以特色雕塑,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据悉,此次食品街的改造将耗资4000多万元人民币,预计主体改造工程将在不影响正常营业的情况下于7月底完成,8月全面完成功能提升。
煎的炒的不重样 南北小吃特色菜
通过此次整体提升,原先近2/3的企业会撤出食品街,空出的铺位面向全国招商,引入原汁原味的外地、外国餐馆。据介绍,目前,北京福华肥牛、四川精品菜、马来小吃、德国啤酒酒吧等已经陆续进入食品街。天津特色食品、风味餐厅仍是整个食品街的亮点,同时,天津三绝、果仁张、天津菜馆等特色餐饮继续在食品街经营。
“新进入的这家温州菜馆,有一道薄如纸片的鱼令人记忆深刻,”尽管新店还没有露面,陈贤民已经向记者极力推介这道菜品,“还有新派川菜的毛血旺、四川的马蹄饼等小吃,来自德国的全麦啤酒,泰国的菠萝炒饭等等。”
陈介绍,此次在选择入场的商户方面,跳出了八大菜系的传统思维,而是寻找有风味特色、经营有新意的商家。目前食品街中,经营面积最大的铺位1700平方米,将用作经营杭帮菜;经营面积最小的则是本土特色蜂蜜店。
重拾文化增服务 希望找回老食客
“其实,食品街的背后应该有品牌文化作为支撑。”陈贤民介绍,“南市食品街”这五个大字是由王羲之的字拼成,其四门牌匾是集我国古代书法家“颜柳欧赵”字体做成。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创建食品街的初衷是希望这里广纳中国餐饮文化。因此,此次改造,希望能通过对菜品的调整、街内统一策划、商家服务的提升,重新塑造一种全新的服务文化。
陈贤民同时表示,经过19年的经营,食品街已成为天津旅游景点之一,每天都会迎来大批外地游客。但与此同时,食品街也逐渐失去了部分本地顾客。经过调研发现,光顾食品街的本地人和外地客的比例是2:8。因此,此次食品街改造的一大目的就是拉回本地客源。
食品街的第一批老商户——石头门坎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来食品街的食客大多以外地游客为主,但旅游团的游客就餐时间较短,消费水平较低。通常每个游客每人仅有10元到20元的消费标准,单靠外地游客很难维持经营。而本地客人婚宴、家宴的消费标准较高,还可以增加卡拉OK等娱乐项目。
“食品街硬件更新后,还要加强整体定位。”陈贤民介绍,目前,食品街的主要定位是面向本地中高档顾客群。为此,食品街除了引进各地精品菜馆外,还将增设点菜师、导购员、放心餐保险等一系列服务,赢得更多的回头客。
四邻全是新锐商业 食品街迎合年轻人
南市曾经是老天津卫的“三不管”,也是天津商业的发源地。如今几大新商业项目陆续完成,食品街四周也添了许多时尚的新邻居。
目前,南市地区已初步形成新型商业圈,专门吸引时尚女孩的天津女人街,名品打折的水牛城,一街之隔的还有铜锣湾广场和新世界购物广场。
陈介绍,目前食品街的本市消费者中,大多数是老一辈的人,他们喜欢一些天津传统小吃而到这消
费。通过此次整体调整,希望食品街成为全民的食品街,有更多年轻人可以喜欢食品街,以改变食品街的消费结构。
为此,食品街的布店结构也进行了全面调整。食品街有关招商人士介绍,经过调整的食品街将一改“楼下小吃楼上正餐”的格局,大型餐馆占据一至三楼,小吃店穿插在一层的小铺位中,以满足聚会、会餐的要求。慎益大街一侧的铺位将设立24小时营业的休闲餐饮店。深受外地游客喜爱的特色食品店、礼品店,将集中在庆善大街一侧。
另外,食品街正在策划以食品街方城为背景制成“虚拟电脑游戏”,使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了解每一种美食背后的历史故事。
走出城门正视竞争
如今,想吃上海菜了,可以到五大道的小洋楼里去吃;馋水煮鱼了,水上公园路有一条街的店可以挑选;约几个朋友出来玩,友谊路的酒吧街可以玩个够。短短的19年中,关在城门里的食品街,竟多了这么多的竞争对手。
“这些年,天津餐饮业发展很快,面积过万平方米的餐馆很多,像渔夫码头、食品街对面的海都酒楼等等。一些区域也形成了人气很旺的餐饮集中区。”陈贤民坦言,食品街面临的市场环境与19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大概只有在方城之外才能看到自身。陈表示,食品街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大型酒店相比,食品街的每个单位很小,但品种丰富。食品街是个载体,随时可以淘汰不好的,随时调整经营手法,让顾客每次来都有新鲜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