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监:曲线生存
10年前合并了卫生部药政司后组成的国家药监局,10年后又被卫生部合并。
最近几年国内药品安全事件频发,以及国家药监局一系列弊案暴露,关于国家药监体制改革的讨论不断升温。其中回归卫生部是方案之一,该方案如今成为最终选择。
改革设计者认为,国家药监局虽然管药品,但医院制剂这块它一直管不了,因为医院归卫生部管。现在统一之后就可以把管理延伸过来。
和两部门都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华琳认为,“药品监管包括生产、流通、使用等,之前药监局不好监管,因为医院归卫生部,现在合并后体制会顺,可以监管药品生产、使用的全过程。”
宋认为,之前一些药品安全事件中,也涉及到使用药品的医院。部门合并后,在药品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上会更容易些。
药监局并入卫生部最大的好处也被认为有利于推进医改。宋认为,现在医改已经明确由卫生部主导,整个医改中,医和药是关键,全由卫生部负责,改革会更容易统一推进。
他同时提醒,国家药监局全称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实际上管不了食品,因为食品涉及卫生、农业、工商等,国家药监局作为一个副部级单位,没有太多声音。
这次调整后,按方案,卫生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责。“食品这块由卫生部统一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可以真正管起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职权加强了,更名副其实。”
不过国家药监局权力也有“缩水”,比如由国务院直属机构变成卫生部的部管国家局,就只能发一些规范性文件,不能再制定规章。
宋说,就是在两三年前,有的地方药监局连办公室都没有,并入卫生部之后,药监局在人、财、物上都会有更多支持。
临合并前的药监局多少有些悲情色彩,宋去年参加了国家药监局的一个会议,当时一个副局长说,药品监管的工作人员有五万多人,不分双休日地查,还是查不完,老百姓还骂没管好。该副局长由此羡慕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