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话题
关键词:
 杭州再现飙车撞死人 肇事者父亲为两公司董事长
  “胡斌飙车案”激起的舆论风暴尚未消散,杭州斑马线上再添冤魂:8月4日晚,一辆保时捷越野车,在一条“爱心斑马线”旁撞死一名行人。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爱心斑马线正是为了警示“七十码”事件而设。
  又是杭州。又是一命。又是超速。又是豪车。又是富家子。额外加上酒后。“欺实码”事件刚刚落幕,杭州再次陷入与“速度”相关的话题之中。胡斌飙车案的教训历历在目,为何世人不去汲取教训?
   交通之“乱”,让民众看够了各种法律惩处——
  “在杭州,你是可以飙车的,因为即使撞死人最多三年;在成都,千万不要再酒后驾车了,因为如果撞死人的话,你就容易判死刑;在南京,最近一段时间先别酒后驾车,因为究竟怎么判现在还不知道,观望观望……”——白岩松前两天在电视上读的“灰色段子”
  乱在马路中——在杭州胡斌飙车撞死人被判三年之后,在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致4死1伤被判死刑后,在南京张明宝醉酒驾车致5死4伤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逮捕之后,醉酒驾车致人伤亡的事件依然接二连三地发生,或轻或重的法律惩处似乎并没能足够地警醒那些肇事司机,这叫人如何不愤怒呢?【点击观看全文
  乱在事故中——斑马线上只应存在守法违法之分,而无身份财富之别。此案应为酒后驾车致人死亡。那么事发时交通指示灯的情况如何,斑马线上的行人是否严格遵照指示灯而行?车辆有无超速或加速抢道行为?目击者称,事发时肇事车辆主驾位置上是一名男子,但副驾位置的女子事后谎称是自己在驾驶,警方对此会如何认定?案发全程有无监控录像,可否对外完全公开视频信息?【点击观看全文
  乱在判决中——违法与守法,有时候难免会有个“成本”掂量。有人抱怨说,魏志刚还敢酒后超速驾车,是受了胡斌被判太轻的刺激———这当然只是种揣测,但内中逻辑倒也不是完全无理。胡斌被判三年为什么有人悲愤不已?孙伟铭被判死刑为什么被称为“醉驾拐点”?公众实际上只是按照自己朴素的感觉,将这些案例当成“信号灯”。这种“信号灯”怎么闪下去,对“热爱”飙车的、“热爱”酒后开车的,抑制,还是放纵,不可能毫无指示作用。【点击观看全文
   或轻或重的法律惩处都不能警醒那些肇事司机,法律的公信力荡然无存——
  “他们开那么快要干吗?赶着去投胎吗?!是什么驾驶员有了开坦克的野心?”——当地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在播报这则新闻时,破口大骂
  粗口!虽然和主持人的身份不相称,但他的情绪却未必不正确——这时候的愤怒,已经和“保时捷”、“打工妹”这样代表阶层身份的标签不相关了,而和生命有关,和行人的安全感有关,和作为一个城市公民的荣誉感有关。在杭州胡斌飙车撞死人被判三年之后,在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致4死1伤被判死刑后,在南京张明宝醉酒驾车致5死4伤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逮捕之后,醉酒驾车致人伤亡的事件依然接二连三地发生,或轻或重的法律惩处似乎并没能足够地警醒那些肇事司机,这叫人如何不愤怒呢?【点击观看全文
  愤怒!杭州保时捷醉驾案怎么判还是靠大家猜猜猜——法律理性提醒我们,胡乱对比未必合适。每一个案件都有其独特之处:胡斌案的“十多个路口遇红灯都能停”、孙伟铭案的“交通违法记录‘劣迹斑斑’”、傅赪案的“投案自首”……我们愿意相信,每一个案件都有独立的法律逻辑,但在交通肇事案数量呈线性递增趋势的今天,对于酒后驾驶、包含飙车在内的危险驾驶等,在法律上究竟如何认定、适用怎样的罪名,显然应该有更清楚的呈现,而不是靠大家猜猜猜。【点击观看全文

  棘手!杭州保时捷醉驾案怎么判,都已经让法律的颜面和公信力荡然无存——从初步明确的案情看,杭州保时捷醉驾案并不是一个棘手的案件,却极有可能因为一个先例而变得无比棘手。若以法典和司法解释,以交通肇事罪论处,犯罪嫌疑人并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则至多判刑7年,这让已经焦灼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民意如何心满意足?若循成都醉驾案的判决,课以无期徒刑或者极刑,等于是在伤痕累累的法律身上再狠狠捅上一刀,纵然暂时安抚了民意,却让法律的颜面和公信力荡然无存。【点击观看全文

   法律公信的缺失,引来交通肇事“重典时代”的呼唤——
  总有一天,我们会对马路杀手习以为常!——中国青年报
  民众呼唤“重典时代”——在交通领域,倘使《刑法》仍然不能明确作出详规,飙车也好、“70码”也罢,都不会永远逃离出人们的视线。“70码”们的“有恃无恐”就是在欺凌法律的正义和百姓的安全,虽说估们在主观意图上也未必算有意,但是从低廉的犯罪成本来说,是法律的软弱,让“无意”也就渐渐走向了“有意”。可怕的是这种转变不仅能杀伤人命,还会毁灭信仰,践踏公信,模糊道德。汽车时代已经在我们眼前,那么,交通肇事的“重典时代”,也应该并肩而来。【点击观看全文
  民众呼唤“重典时代”,不是“仇富”——我们愿意相信公共舆论的理性,但前提是在公权部门秉公执法的理想状态下。为“七十码”事件专设的“爱心斑马线”受此之辱,本就不甚光彩。假如今后警方调查结果再整出个类似丑闻,还无耻地希望舆论不要“仇富”,单方面地保持克制和理性,那简直就太搞笑了。【点击观看全文
  民众呼唤“重典时代”,弥足珍贵——愤怒的情绪未必能起到什么真正的社会效果,这不过是表达一种个人或社会的情绪罢了。愤怒未必理性,但有时候它反而显得弥足珍贵,至少它还表明你对这个时代的不平和丑闻保留着一丝痛感,有责任才会有痛感,有痛感就该有情绪。我们曾经对矿难、对学术腐败、对高官贪腐有所麻木,现在,当斑马线上的伤害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并在媒体视野中也变得“常态”起来,当驾驶者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神经是会变得更加敏感还是更加麻木?【点击观看全文
>>>更多<<<
  或许你会以为同一个地方短期内,类似恶劣事件的频密上演,会在“审丑疲劳”中,耗尽公共舆论的关注热情。但过万的评论跟帖,告诉你,你错了。对于像“院士”剽窃之类无关疼痒的丑剧,在一次次抗议无效后,人们确实会消磨掉较真的激情。但生命线若屡屡变成死亡线,那么“斑马线之怒”则会呈现怒不可遏之势,并在每一起类似事件中准时爆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本期编辑:王卿 2009.08.07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